第A02版:城事

开蚌与捏土,让“慢体验”治愈一夏

  莲都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苇叶

  这个夏天,莲都的手工店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无论是年轻人沉浸式创作,还是家长带娃共玩,指尖的温度与独一无二的体验,让这些线下空间成了夏日里的治愈角落。

  当前,开蚌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解压的一种方式,有不少网友蹲在直播间看开蚌直播。位于中山街上的“辛束珠宝手工DIY茶咖融合空间”,就主打开蚌和珍珠类饰品制作。“就像开盲盒一样很好玩。”“做出来的成品真的很喜欢。”“开蚌取珍珠的过程很有趣。”在某点评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在评论区留下了自己的体验。

  店内的玻璃柜里摆放着成品珍珠饰品,还有取出来的珍珠,在灯光下泛着莹润的微光。“一到周末和暑假,高中生、大学生就多了起来,”店主郭女士笑着说,来的多是女生和亲子家庭,不少是回头客。试过亲手开蚌取珠、串成饰品后,常会再来回购成品,“要么送朋友,要么自己戴,有特别的意义。”

  郭女士的这份“特别”,藏着家乡的影子。她是浙江诸暨人,从小在“世界珍珠小镇”长大,对珍珠的光泽、质感熟稔于心。因为爱人是丽水人,便在莲都定居。“发现这边专门做珍珠手工的店不多,想着自己懂行,不如开一家,让大家也能摸到珍珠从蚌壳里出来的新鲜感。”郭女士说。

  在这里,客人可以挑单珠河蚌,也能选多珠河蚌,开蚌、取珠、清洗、搭配配件,一串手链或一对耳环就有了独属的温度。快节奏的生活里,年轻人总在找能安放情绪的角落,手工制作恰好成了这样的出口。郭女士记得,有个杭州来的姑娘,已经专程来做了四次珍珠饰品。“她每次都安安静静坐一下午,说做完看着成品,心里特别高兴。”

  家长们也爱带娃来。小朋友盯着河蚌好奇发问,亲手开蚌时眼睛亮闪闪的,不仅知道了珍珠是怎么长出来的,还能把自己做的饰品戴在身上,成就感藏不住。

  不止珍珠手工,陶艺体验也成了暑期热门。在位于市区水韵广场的“你好陶艺·咖啡·窑烤披萨”里,拉坯机转得正欢。暑期以来,学生客群明显多了,拉坯、捏陶、塑形、烧窑……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围在工作台前,手上沾着陶泥,眼里却闪着光。

  “太有意思了!”市民程女士和孩子正合作捏一个小茶杯,“能做个独一无二的东西,不管是杯子还是碗,用的时候都觉得特别亲切。”另外一位家长则表示,“夏天天气热,加上最近一直下雨,没办法带孩子去户外,这种手工活动也蛮不错。”“我和朋友一起去的,她做茶杯我做碗,在店里耗了一下午,很期待收到成品!”学生小郑说。

  有人说网购啥都能买到,但手工店的魔力,恰恰在于“亲手做”的过程,也是打动年轻人的关键之一。拉坯时感受泥土在指尖成型的韧性,开蚌时期待珍珠光泽的惊喜,这种沉浸式体验,是屏幕里的商品给不了的。

  对家长来说,这成了暑期带娃的“新利器”,既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又能一起创造专属回忆。对年轻人来说,这是给情绪“松绑”的方式,把压力揉进陶泥里,把心意串进珍珠里,做出来的不只是物件,更是日子里的小确幸。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8-0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5256.html 1 3 开蚌与捏土,让“慢体验”治愈一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