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瓯江特刊

  清晨六点,18岁的夏家俊已站在村口公交站牌下,等待着前往青田县船寮镇的车。

  这位刚结束高考的少年,并没有享受轻松的假期。他只有一个简单的目标——打工攒学费,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

  这份远超年龄的沉稳与坚韧,源自他的成长环境。夏家俊读小学时,母亲罹患肾衰竭,常年需要服药休养,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人的开销和母亲的医药费,全靠父亲一人苦苦支撑。几年前父亲经营的养猪场亏损,不仅耗尽积蓄,还欠下十几万元外债,让本已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减轻家庭的重担,夏家俊的两个姐姐职高毕业后便赴温州,边学美甲边打工谋生,除了长假和春节,鲜少回家。父亲则在一家农场务工,每月收入仅3000元左右。“工作很辛苦,爸爸几乎住在山上,一周才回来一次。山上信号差,常常联系不到他。”夏家俊说。母亲谈起儿子时,笑容里满是骄傲:“他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也很有主见,自己的事都是自己做决定。学习上也不用我们操心,全靠他自觉。”

  深知家中不易的夏家俊,在生活中非常节俭。在校期间,除了必要的伙食费,几乎没有其他开支。每月600元的饭卡,“有时不够用,就少吃点,扛过去”。父母的辛劳,夏家俊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沉甸甸的责任感,成为他在学习中不懈努力的动力之源。高中三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离家远,有时因为周末放学晚了没赶上末班车,他就干脆留校自习,“省钱,也省时间,还能多刷题”。

  物理和技术是他最喜欢的科目。“我喜欢迎接挑战。每次解开难题,都很有成就感。”他对编程也充满了兴趣,虽然眼下只学了一些基础知识,但他会在家试着写一些小程序,“程序语言里有逻辑的美感,很让我着迷。”

  紧张学习之余,打篮球、打网球都是夏家俊喜欢的放松方式。“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运动一会儿出身汗,人就放松下来了。”看书则是促使他思考的另一种解压方式,也让他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深度和广度,“高三时,我最爱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天看十几页。越是‘烧脑’的书,读起来越痛快。”

  在夏家俊的房间里,半人高的练习册堆满了书架,床边有一台尚未拆封的崭新键盘格外醒目。“这是我攒了三年奖学金买的。我一直想学编曲,网上的免费教程已经找齐了,等有空就开始学。”他说。

  得知自己被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录取时,夏家俊难掩喜悦。“这是我的新起点。”这个早熟的少年从不怀疑,努力才是开启未来的唯一钥匙,而这一刻,他成功站在了通往梦想的路上。

  本报记者 管丽芬 实习生 陈悦之 通讯员 章乐乐/文 记者 贾恒/图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25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4194.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