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麻东君 通讯员 徐奕 李雨馨 朱楚琪)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日常动作,如拧毛巾、敲键盘,都可能暗藏健康隐患。近期,因肘部疼痛到丽水市中心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不少人被诊断为“网球肘”。这个看似与运动相关的疾病,正悄然影响着众多市民的生活。
近日,市民吴阿姨因右手疼痛来到市中心医院就诊。平日里勤劳能干的她,在拧毛巾、扫地时,右肘总会传来钻心的疼痛。经医生诊断,吴阿姨患上了“网球肘”,这让从未接触过网球运动的她困惑不已。事实上,像吴阿姨这样被“网球肘”困扰的非运动人群在我市并不少见。为此,记者采访了丽水市中心医院的关节外科专家,为大家揭开这个疾病“伪装者”的真面目。
“在医学上,‘网球肘’被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疼痛性疾病。” 丽水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吴凌峰介绍,该病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肌腱过度使用或劳损引起。许多市民存在误区,认为只有网球运动员才会得“网球肘”,实则不然。
吴凌峰介绍,以下人群是“网球肘”的高发群体:一是家务繁重者,长期反复拧毛巾、扫地、提重物,极易造成肘部劳损;二是特定职业人群,如厨师、木工、程序员、装配工等,因工作需要频繁使用肘部和腕部,患病风险较高;三是运动爱好者,特别是热衷网球、羽毛球、棒球、攀岩等运动的市民,若运动方式不当或过度,也容易中招。
那么,市民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网球肘”呢?吴凌峰提供了两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其一为前臂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肘关节于伸直位。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使其前臂旋前(掌心向下)。同时被动屈曲腕关节(向下压手腕)。最后让患者主动伸肘。做此动作时,若出现肘外侧疼痛、灼热、抓握无力,且患处按压疼痛,就需警惕;其二是腕伸肌紧张试验,将肘关节伸直,手掌掌心朝下,腕关节做背伸动作(抬手腕)时,若同伴或自己用另一只手给予患侧手阻力,诱发肘外侧剧痛,也可能是得了“网球肘”。
针对“网球肘”的治疗,吴凌峰表示,治疗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方面,限制以用力握拳、伸腕为主要动作的腕关节活动是关键,同时可佩戴护具减轻肌腱牵拉疼痛;物理治疗中,急性发作期可通过冰敷缓解疼痛和炎症,慢性期或缓解期则适合热敷。此外,超声波、冲击波治疗以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的康复训练也能起到良好效果;药物治疗包括外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封闭以及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关节镜微创手术或开放性手术,其中关节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
吴凌峰特别提醒,“网球肘”虽看似小问题,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市民可通过强化肌肉力量、调整活动方式来预防“网球肘”。例如,做家务或工作时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等,从而让双臂活动自如,远离“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