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乡镇聚焦

  □ 记者 余庆 通讯员 洪凯

  “板上发电、板下种菇,闲置资源进行了新形式的开发利用。”日前,在龙泉市锦溪镇吴林村的食用菌共富工坊项目基地,规划整齐的光伏发电板正在储能蓄电,发电板下的食用菌标准化库房内,工人们抢抓时间,进行平料作业,为播撒菌种做准备。

  去年以来,锦溪镇将43亩闲置用地盘活,结合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谋划建设了食用菌共富工坊。项目由镇强村公司负责建设,成功引进了种植销售双孢菇、草菇经验丰富的秀洲区金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龙泉市金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和普通菌菇大棚不同的是,基地的库房上方铺设了太阳能光伏板,实现了新能源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锦溪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基地棚顶安装了约2兆瓦光伏发电系统,多余电力上网供应,可大幅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相较于传统农作物,双孢菇、草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基地运用层架式种植方法,集成了智能温控湿控系统和通风设备,支持全年连续生产,年产量有望达到1080吨。

  “牢固的建构不仅防风,而且环保安全,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可以说是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双增收’。”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部分库房内的食用菌已进入养菌的关键阶段。

  据了解,双孢菇和草菇的生产原料,主要使用稻草、秸秆、牛粪和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现有资源,整个生产周期从发酵到出菇大约需要50天。龙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龙泉食用菌以往以黑木耳、香菇、灵芝等为主,引入双孢菇和草菇种植,不仅壮大了农业循环经济,也丰富了龙泉食用菌品类。在这里,龙泉首次实现了双孢菇和草菇的规模化种植,首批菇将于7月中旬上市,在省内和上海等地销售。

  共富工坊不仅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还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真正实现了“土里生金”。锦溪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集农业、新能源于一体的双赢新赛道,预计年产值可达1300万元,为锦溪镇强村公司带来约160万元的年收益。

  项目建在家门口,也带动了村里人。基地现已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其中就包括附近的低收入农户。同时,还辐射带动了50户菌农,预计可增收150万元以上。通过盘活闲置用地,融合绿色能源,锦溪镇食用菌共富工坊项目高效利用资源,实现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实践。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22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394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