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莲都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晶莹 通讯员 程晓东)莲都有一种柿子,咬上一口,能感受到苹果的香脆、梨子的多汁,还混合着哈密瓜的甜味,它就是“太秋甜柿”。近日,莲都甜柿入选国家级资源圃,国家柿种质资源圃南方区试站在莲都区正式授牌。
在莲都区岩泉街道雨伞岗村、仙渡乡南源村的“太秋甜柿”种植基地,来自国家柿种质资源圃的专家团队正仔细查看甜柿的生长发育情况,为种植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莲都区的甜柿产业基础扎实,无论是种苗培育、挂果表现,还是初步形成的产业格局与管理体系,都展现出了较高水平。” 国家柿种质资源圃主任关长飞评价道,“有了科技部门的有力支持和技术人员的专业保障,甜柿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前景可期。”
作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莲都,正面临着十余万亩柑橘和桃产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生长习性与莲都自然条件高度契合的“太秋甜柿”,简直像是“量身定做”,成为莲都产业转型的“香饽饽”。
2024年,仙渡乡何金富村种植的“太秋甜柿”一上市,就得到了市场好评,供不应求。丽水市科技特派员刘建慧介绍,自2022年起,莲都系统攻克了“太秋甜柿”的品种适配性、标准化种植及果实保鲜等技术瓶颈,截至目前,莲都区种植面积已拓展至2000多亩,亩产效益稳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国家柿种质资源圃是农业农村部首批15个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之一,也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柿树种质资源圃,自1962年起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累计保存1200余份珍稀资源,长期深耕国家级优良品种培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发。
这次国家柿种质资源圃南方区试站落户莲都,标志着莲都区“太秋甜柿”产业迈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