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接第一版)

  聚力实现“双碳”目标,丽水稳步推进碳中和先行区建设,完成碳中和先行区创建路径研究和温室气体源汇调查,构建市域碳中和指数框架,并在不断推进省级生态良好型城市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的同时,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和合成革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技术指南,围绕短流程炼钢、合成革和不锈钢等重点行业,推广提效降本的协同治理新模式。

  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气候投融资试点,丽水聚焦“双碳”“6+1”重点领域,围绕气候投融资八大任务,打造气候投融资五大体系,探索出具有丽水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气候投融资有效路径。到2024年底,全市气候融资余额达881亿元,占绿色信贷比例83.8%。

  立足生态禀赋和能源优势,丽水着力以“风光水储”一体化打造华东绿色能源基地。丽水首个“单体百亿级”投资项目,浙西南在建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通电投运接入华东电网。丽水在建抽水蓄能项目6个,总装机规模达729.7万千瓦,总投资约471亿元,项目个数和装机规模均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丽水全市电力总装机(含省统调电站)600.62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592.27万千瓦,占比高达98.6%。

  革绿出新 生态富民

  多年来,丽水以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从生态“高颜值”中提炼经济“高价值”,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

  在生态经济化上,丽水聚焦品质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林业产业、水经济等五大富民强市生态支柱产业,率先探索打造“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泉”等“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牵引生态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丽水于2014年率先推出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地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借力电商直播,缙云麻鸭、青田稻鱼米、遂昌菊米、庆元甜桔柚等“丽水山耕”农产品畅销全国,近三年销售额突破160亿元。

  从农家乐蜕变升级的“丽水山居”成为活化乡村的“金钥匙”,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探索出企业、村集体、农户共赢新模式。3300多家“丽水山居”农家乐民宿从业人员达1.2万人,仅今年“五一”就接待游客106.21万人次,营收200万元。

  凭借纯正优异的水质、清冽甘甜的口感、独树一帜的设计,“丽水山泉”迅速出圈,荣获“优质天然矿泉水产品金奖”,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直观展现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生态有价,探路先行。丽水还建立浙江省首个区域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让各类生态资源产品真正“点绿成金”。今年2月,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4月,林业碳汇交易突破1000宗,抵消碳排放40600吨,交易总额超过300万元……

  2024年,丽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实现浙江省“十六连冠”,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全省“九连冠”。

  守住“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丽水正不断探索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方略,让“绿色发展标杆地、秀山丽水活力城”更加形神兼备!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15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339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