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天下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向全球发布 《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智库报告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侯雪静 何伟)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1日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上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中国实践与理论创新》,向全世界介绍中国跨越绝对贫困后的新使命、减贫理论实践创新和国际减贫合作。

  报告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线,以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伟大实践为基础,阐释了从精准扶贫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五个一批”工程到“四个不摘”长效机制,中国减贫治理的理论框架不断丰富、方法路径持续优化,迈向更加成熟定型的新阶段。这一理论体系不仅根植于中国国情,更在实践中不断吸收人类减贫智慧,实现了从本土经验向全球价值的升华。

  报告分为“5年过渡期:在挑战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中国实践”“中国减贫治理模式的理论创新及丰富发展”“中国减贫治理模式的基本遵循”“中国减贫行动与国际减贫合作”五个部分。

  报告认为,中国共产党打好脱贫地区5年过渡期“收官战”,成绩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这也向世界充分说明,贫困不仅是可以战胜的,在建立起可靠有效的后续帮扶机制的前提下,也是可以阻断、可以不再复发的。

  人类减贫史本质上是一部文明演进史。中国开创了减贫治理新范式,其理论创新与实践在5年过渡期中得到了具象化验证。报告将其概括为六个方面:“减贫范式革新:从‘涓滴效应’到‘精准滴灌’”“破解要素约束:‘弱鸟先飞’理论与资源激活”“创新制度设计:建立贫困动态治理体系”“优化路径安排:‘千万工程’与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协同:东西部协作与益贫市场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扶志扶智与内生发展逻辑”。

  报告认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时间检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正日益展现出更强的科学性,这一进程标志着中国减贫事业从“生存型保障”向“发展型文明”跃升的质变:它不仅是经济指标的改善,更是对“什么是发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命题的创造性回应,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兼具实践理性与人文关怀的中国答卷,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其核心价值在于阐明减贫不是简单的物质积累,而是文明形态的整体跃升。

  为总结中国不断丰富和持续优化的减贫治理理论框架和方法路径,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中国东、中、西部近20个省、区、市开展调研,并依托新华社在海外的广泛驻点专访多个国家的政要和智库专家,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广泛吸取国内外减贫理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过原创提炼,最终形成这一报告。报告以中英文同步向全球发布。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12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3248.html 1 3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向全球发布 《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智库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