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产业帮扶助农增收

缙云壶镇村企党建联建成共富“新引擎”

  本报讯(记者 曾翠 汪峰立 通讯员 卢政)“我们壶镇上溪头村的水果玉米可是‘爆汁玉米’,大家请看,是不是一捏就爆汁。”昨日,在缙云县壶镇镇的网络直播间,镇里的年轻党员干部帮助上溪头村村民直播销售水果玉米,目前已通过直播销售1万余公斤。

  在村企党建联建、省农科院的科技帮扶、党员助农队伍支援下,上溪头村利用60余亩耕地的耕作闲置期种植水果玉米,为村集体增收约3万元,助农增收30余万元。

  上溪头村原来主要种植中药材浙贝母,但传统贝母种植周期短、土地闲置期长。“假如有一种高效益的作物来填补耕作闲置期,就能多一笔收入了!”有了这个念头,上溪头党总支书记杨有强联系了村企党建联建单位——壶镇镇浙江精瑞工模具有限公司党支部,又通过他们求助浙江省农科院。

  省农科院根据上溪头村的气候、土壤条件,为村里引进了水果玉米的优质品种“雪甜7401”。这个品种糖度高,且皮薄无渣、味美多汁。不仅如此,省农科院还派驻专家团队来村里指导绿色种植技术,手把手教村民施鸡粪、羊粪等有机肥,确保玉米品质天然健康。在省农科院的技术帮扶下,上溪头村10多位村民都成了技术能手。村民胡秋凤玉米种得尤其好,还得到了村里发的200元技术奖励。

  近期,上溪头村60余亩水果玉米迎来了大丰收,产量约有5万公斤。为了抓住玉米最佳赏味期,一方面壶镇镇党委、政府号召党员干部在网络平台助农销售,另一方面壶镇镇快递联合行业党支部开通了助农专线,开辟“生鲜直达通道”,实现现摘现发,保障玉米48小时内从田间到餐桌。村里还设计了“溪头山宝”地域标识包装,通过“助农价”30元/箱的优惠价格,吸引各路消费者,仅一周便售出60%的玉米。

  与此同时,镇里党员干部组成“助农突击队”,帮助村民抢收发货。突击队队员们奔走在玉米地和操作间,与村民共同分担采摘、分拣、打包、装车等工作。“看到镇里干部都来帮忙,我们干劲更足了!”村民杨益民笑着给记者算起了账,“我种了30多亩玉米,市场价一般是3.5元到4元一斤,全部卖完能有小20万元呢。”

  眼下,上溪头村水果玉米已进入采收尾期,目前已销售4万余公斤,销售额30余万元。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11 产业帮扶助农增收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3148.html 1 3 缙云壶镇村企党建联建成共富“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