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深读

读懂高山的馈赠

  本报记者 刘淑芳

  第一次在峰山村的盘山道上晕车时,我明白了什么是“来自高山的考验”。9.8公里山路上,每道急弯都在叩问:你是否愿意为抵达而承受颠簸?而远方的山墩,既是困住山村的天然屏障,也是藏着答案的锦囊——高山的馈赠,从来都裹在艰难的外壳里。

  这里的馈赠不是直白的给予。1948年,红军伤员躲进墩间时,岩缝里渗出的山泉是救命水;如今检测报告上“0.65mg/kg硒含量”的数字,让同样的土墩成了“聚宝盆”。但这份馈赠藏得太深 ,它需要地质队员背着采样箱踏遍泥泞,需要实验室光谱仪的精准捕捉,更需要“陈继毅们”放弃城市生意回乡深耕的勇气。

  等待馈赠的过程也伴随着挣扎和试错。茶厂的兴旺、“黄金芽”千元一两,是短暂的光亮;钼矿加工厂的断壁残垣,也在诉说着“此路不通”。直到富硒认证的红章盖在文件上,峰山人才明白,高山不会让馈赠凭空消失,只是会换种方式被发现。

  而运用馈赠的智慧,更藏在每一个审慎的选择里。比如当“种什么”的问题摆在面前,村民没有跟风栽种市场热门品种,而是将茶青、稻米、黄精甚至山泉水分批送往实验室,用科学数据绘制出“富硒图谱”。这些选择也印证了,高山馈赠的不是现成答案,而是需要用科学与历史共同解锁的密码。

  现在,九十九墩还在酝酿更厚重的回馈。而能否接住这馈赠的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带着敬畏与耐心,等它显影、懂它价值。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10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3100.html 1 3 读懂高山的馈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