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莲都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雅 孙斌)紫金街道是一个城区和山区相结合的综合型街道,既有繁华商圈,也有茶香果园。6月30日,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于会游带队走进城市创新文化空间、智慧杨梅大棚、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实地了解紫金街道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在瓯江文苑,于会游参观了由11座民办博物馆组成的非遗长廊,感受了处州茶文化与宝剑文化的独特魅力。瓯江文苑是浙江省重点PPP文旅项目、丽水市首批创新文化空间,目标是打造“丽水文旅融合窗口、城市文化会客厅、经典产业集聚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于会游与负责人认真交流,了解项目经营情况,希望其以该项目为平台,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培育孵化本地明星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业态多元化发展。
杨坑村的智慧杨梅大棚内,智能温控与水肥一体系统精准调节杨梅适宜的生长环境。科技赋能下,大棚杨梅亩产猛增50%,商品果率突破80%,更催生“杨梅+黄精”“杨梅+蓝莓”的立体套种模式。“村集体收入有多少?”于会游详细询问杨梅产业的种植技术要求与带富情况,并为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产业在杨坑村完成了亩产值从1万元到6万元的“惊人一跃”点赞。
高品质杨梅如何卖出好价钱?紫金里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给出了答案。这里拥有全市首条智能杨梅分级线,无尘包装车间内,鲜果经激光扫描自动跳入对应通道,身价倍增。受益的不仅是杨梅产业,隔壁的数字制茶工坊中,智能茶叶理条机、炒制机等科技设备则实现茶叶拣剔、杀青、炒制等全流程自动化;厂房屋顶的400kW光伏板也正将阳光变为真金白银。这条融“茶光果”于一体的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万元,带动周边5个省级重点帮促村360余人次就业,人均年增收1.25万元。当了解到该地与“又见末芽”品牌成功合作后,于会游鼓励相关负责人继续在莲都做大做强茶产业,以品牌引领价值提升,用科技赋能品质升级,让一片叶子带动一方富民。
在座谈会上,于会游听取了紫金街道工作情况汇报,对街道工作给予肯定,指出紫金街道既守住了平安底线,又努力探索发展高线,上半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针对下一步工作,于会游强调,要紧跟时代抓规划,系统谋划面向“十五五”的发展新思路,认真梳理工作机制、制度体系、人员力量,把力量集中到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平安稳定、城乡建设等工作重心上来。要全力以赴抓经济,把发展作为突破一切困难的动力,积极整合利用文旅、农业、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等各类资源,在城市经济、楼宇经济和业态发展等方面寻找有力抓手、谋划可行项目,促进辖区经济持续增长。要点面结合抓共富,坚持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在目前茶产业和杨梅产业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乡村风貌、提升代表性产业的集聚效应,带动更多村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新突破。要高度重视平安稳定,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街道层面走深走实,认真落实上级关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决策部署,着力抓治理、防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