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学习实践

打造丽水山水文化名城品牌的若干建议

  齐杰 林琳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

  夯实品牌根基

  梳理文化脉络,塑造特色标识。丽水文化多元且独特,拥有黄帝文化、剑瓷文化、华侨文化、畲族文化、廊桥文化、红色文化、摄影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谱系。应组织专业的文化研究团队,深入挖掘各类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系统梳理各类文化脉络。如可以缙云黄帝文化、龙泉剑瓷文化为突破口,依托黄帝祠宇等遗迹,提炼黄帝传说、龙泉青瓷釉色等标志性元素,融入城市景观、旅游产品,强化丽水山水文化的独特印记。

  推进考古发掘,厚植文化底蕴。近年来,丽水瓯江流域考古成果丰硕,云和显圣湾遗址、庆元小熊山考古发掘项目获2024年浙江省十大考古重大发现。应持续加大考古发掘力度,深入探寻丽水的历史文化根源。对遗址科学保护研究,通过成果展览、学术研讨展示历史底蕴。同时,推动考古与旅游融合,打造遗址公园,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历史厚重,丰富品牌内涵,增强品牌吸引力。

  加强非遗传承,激活文化活力。丽水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畲族彩带编织技艺、松阳高腔、庆元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一方面,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非遗专项资金、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等方式,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事业;另一方面,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创新非遗表现形式。如将畲族歌舞改编成实景演出,在旅游景区常态化上演;把传统的木拱桥营造技艺运用到现代景观桥梁设计中,既传承了技艺,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让非遗成为城市品牌的鲜活名片,焕发全新生命力。

  精准定位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辨识度

  锚定品牌核心价值。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与先行实践地,丽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与多元文化底蕴,可将“生态和谐、文化多元、诗意生活”确立为丽水山水文化名城品牌的核心价值。以生态为底色,展现丽水城在山中、山中有城、山水相连的优美生态画卷;以文化为灵魂,凸显黄帝文化、剑瓷文化等特色文化的魅力;以诗意生活为追求,传达丽水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让游客在丽水能真正体验到“望山见水、寄托乡愁”的诗意栖居。

  打造差异化品牌形象。在全国众多城市都在打造文化品牌的背景下,丽水需彰显独特魅力,塑造鲜明品牌形象。相较其他山水城市,丽水的独特优势在于其独树一帜的文化资源组合与深厚历史积淀。如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承载着不可复制的畲族风情;龙泉剑瓷文化更是享誉海内外。应充分利用这些独特资源,打造“剑瓷之都·畲乡丽水·诗意山水名城”的品牌形象,将剑瓷文化的精湛技艺、畲乡文化的独特风情与山水文化的诗意浪漫相融合,使丽水在众多城市品牌中脱颖而出。

  创新传播推广策略

  扩大品牌影响力

  构建全域传播矩阵。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立体传播网络。线上依托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搭建官方传播矩阵,通过“丽水十二时辰”系列短视频、“云游丽水”直播等创意内容,多维度展示自然风光、文化活动与特色美食。线下在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布设城市形象广告,亮相国内外文旅展会,以特色展位、现场展演吸引关注;联动旅行社、酒店,在宣传物料与客房用品中植入品牌元素,提升曝光频次。

  策划主题营销活动。围绕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展多元主题活动。举办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融合祭祀仪式、学术研讨与文化展览,提升黄帝文化影响力;依托摄影文化优势,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摄影节庆活动,吸引全球创作者以镜头传播丽水风情。同时,结合四季特色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康养”主题游,持续激活市场热度。

  借力影视综艺传播。发挥影视作品的旅游带动效应,深化与影视制作公司合作。凭借缙云仙都作为《花千骨》《仙剑奇侠传》等仙侠剧取景地的成功经验,优化拍摄服务与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剧组入驻。同时策划丽水主题综艺节目,借助明星效应与综艺趣味,全方位展示山水文化与民俗风情,实现品牌影响力破圈传播。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增强品牌吸引力

  开发多元特色文旅产品。深度融合丽水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创新开发文旅产品。文化体验上,推出剑瓷制作体验游,游客可在龙泉工坊亲手锻造宝剑、制作青瓷,感受非遗魅力;打造畲族文化深度体验游,在景宁参与婚嫁习俗、品尝美食、学习传统手工艺。生态旅游方面,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为核心打造生态探秘线路,展现原始森林风貌;开发瓯江山水诗路游,让游客乘船领略诗意山水,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

  打造标杆文旅融合示范区。依托古堰画乡、云和梯田等景区,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如古堰画乡可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油画产业、古堰文化与水乡风光,构建艺术创作、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一体化综合体;云和梯田可深挖农耕文化,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发展梯田主题民宿、农家乐,实现景观欣赏与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形成可推广经验,带动全域文旅升级。

  完善文旅服务配套体系。强化旅游交通建设,优化市内路网,开通景区直达专线;规范多语种标识系统,提升游览便利性。深化校地合作,定向培养导游、酒店管理等专业人才,提升服务品质。同时,严格监管旅游市场,严厉打击宰客、强制消费等行为,营造诚信、舒适的旅游环境,切实提升游客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

  加强区域合作

  拓展品牌发展空间

  深耕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跨区域旅游线路,如推出“长三角山水文化之旅”,将丽水的山水风光与上海的都市文化、杭州的历史文化等串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同时,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在文化产业、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丽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可利用青田华侨遍布全球的优势,在海外举办丽水文化周、艺术展览等活动,展示剑瓷文化、畲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参与国际文化旅游展会,与国外旅游机构、文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丽水旅游。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丽水山水文化名城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将丽水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打造丽水山水文化名城品牌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唯有政府统筹引领、企业创新实践、社会广泛参与,方能形成强大合力。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精准定位品牌形象、创新传播推广策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及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对策的实施,丽水必将塑造出独具魅力、享誉内外的山水文化名城品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作者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党校)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6-22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1841.html 1 3 打造丽水山水文化名城品牌的若干建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