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刻度上的共富密码
如今,东塘村“公司+基地+农户”的共富模式,正以惊人的速度复制推广。
距东塘村40分钟车程的大漈乡,是景宁境内另一片山多地少的高山台地。凭借冷水茭白产业的蓬勃发展,这里已蜕变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强乡。然而,如何打破重山阻隔,把茭白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一直是困扰这个乡村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东塘村高山蔬果产业的产能外溢,徐克松以“新农人”的身份,与盒马鲜生、明康汇等平台展开合作,承担起当地果蔬基地的运营重任,成为连接大漈乡与外部市场的重要桥梁。得益于此,大漈茭白的产值逐年攀升。
高山蔬果产业的扩张并未止步。徐克松将合作网络进一步扩展到景宁的其他乡镇,打通了景宁高山蔬果通往外部市场的关键通道。通过这条路径,更多农产品能够进入城市市场,实现高效流通。
“农户不触达市场,就像蒙眼种地。”徐克松深知产销脱节的痛点。在他看来,像“盒马鲜生”这样的电商平台,提供的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从种植标准到消费趋势的全链条赋能。从最初对“冷链车抵达时开仓温度必须在16摄氏度以内”等严苛标准的不适应,到通过多轮产销磨合形成共识,他逐渐意识到,标准化种植是提升农产品溢价的关键。
破解生产端的标准化难题后,运输瓶颈又成为了新的挑战。“山路不好走,农民的致富路就难走。”在政策扶持下,徐克松构建了一条高效的四级供应链体系,从深山直贯都市——农户只需将农产品送到基地,基地再统一装车送到县城的分拣中心,经分级处理后,由标准化物流体系接力运输。
每天8时至9时,满载高山果蔬的冷链车准时出发,几小时后便能抵达杭州中转仓,再从中转仓分发至各供应商仓库。这套体系不仅显著降低了物流损耗,还压缩了运输成本。
一天的忙碌结束后,徐克松总会沿着基地狭长的田埂,仔细察看农作物的长势。他一路走到田头,又折返察看另一侧,心里才觉踏实。这是一代又一代农人的习惯,而这片被细致照料的沃土上,正生长出越来越多可持续的、丰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