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三一重机生产基地内,每20分钟就有一台中型挖掘机下线。1月至4月,三一重机中型挖掘机产量超4000台,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
上海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负责人吕梁表示,企业全球研发中心在昆山,生产出口在临港,长三角完善的供应链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一头连着无穷潜力的内陆腹地,一头通达万变机遇的国际市场,这是上海特有的地理方位,也是上海的历史方位和战略方位。
——把“港口流量”变全国“经济增量”,上海不断强化辐射服务全国经济发展的功能和能级。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1.25亿人次,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第三;
——为全国经济发展浇灌“活水”,2024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3650.3万亿元,科创板改革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和“硬科技”发展输血增能;
——2024年,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30家,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链接全球能级进一步提升;
——2024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支持在沪国家实验室落实“总平台、总链长”定位,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
“‘五个中心’建设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面向‘十五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面临强化链接、强化策源、强化联动和强化带动的新要求。”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张忠伟说。
今年一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高于去年全年0.1个百分点,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7.2%,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值分别增长8.9%、2.8%和13.2%。
“挑大梁、走在前,上海有两个鲜明的发力点:一是高端产业引领带动,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加速;二是资源配置、辐射服务的功能不断提升,做强‘一带一路’桥头堡,带动东中西协作和区域融合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书长陆军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