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羽婷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效能建设则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加强效能建设,对于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丽水通过党建引领、数智赋能、多元共治、制度创新四维联动,将效能建设嵌入基层治理全链条,形成“治理提效—发展提速—群众满意”的闭环。
党建引领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保证。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战斗堡垒”。丽水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素质能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同时,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丽水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引领,将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如莲都“阳光票决制”通过“党支部扩大会议+村民代表参与”模式,将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权交给群众,实现党建引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目前已覆盖莲都208个村,累计票决事项2000余项,通过率达98.9%,成功将矛盾尖锐的“问题村”转化为和谐有序的示范村;龙泉通过社会治理中心与城市运营中心“一体两翼”模式,整合16个政务服务平台,形成党组织统筹下的“派单式”服务机制,事件处置率达99.34%,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数智赋能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机遇。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丽水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实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主动服务,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如龙泉开发“基层智治系统”,整合9343路社会面监控,通过AI算法实时识别垃圾满溢、占道经营等问题,预警整改市容事件7898起,效率提升约2000人工日;莲都开发“阳光票决管理系统”,实现村级事务全流程线上透明化监管,村民可通过App实时监督票决结果与执行进度。
多元共治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丽水积极引导群众、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在立法领域,丽水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成为浙江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社区辩论会、专家圆桌派等形式征集民意,累计上报立法建议3000余条,推动《丽水市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民主化制定。此外,“龙泉市社会治理中心”整合12345热线、信访接待等功能,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模式,通过“AI社工”智能外呼系统日均服务800人次,破解社区通知难题,并引入社会组织提供养老、金融等便民服务。
制度创新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完善基层治理制度体系,推动治理机制创新。丽水以制度创新巩固治理成果,通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基层调解组织网络,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同时,加强基层治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有效整合资源、系统融合机制、全面聚合力量。丽水“平安报表”“三色预警机制”通过红、黄、绿三色动态监测13项平安指标,实现问题精准交办,连续16年获评“平安市”。在乡村振兴领域,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入选国家共同富裕典型案例,通过活化200余幢古建筑带动乡村旅游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95%。此外,山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通过“跨山统筹”整合资源,优化小规模学校42所,建成流动便民共富车1480辆,惠及47.85万名山区群众。
综上所述,基层治理现代化需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杠杆,以制度为保障,以共治为根基,最终实现“效能”与“温度”的统一,丽水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创新实践,将为全国山区市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丽水样本”。
(作者单位:中共松阳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