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肿瘤护理门诊诊室内,市中心医院疼痛专科护士陈淑霞正熟练地一边为化疗周期内老人维护PICC,一边耐心地给予心灵抚慰。
通过仔细操作,陈淑霞完成了维护,又查看了患者最新的血化验结果,她轻轻搭上老人的肩膀笑道:“王阿姨,您的血常规指标明显好转了。走,陪您去找吴医生,看看下次用药的时间。”老人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小陈,太感谢你们了,我恢复得好,离不开吴医生精准的治疗方案,更离不开你耐心照护。”
专科护士队伍专业化发展,对应的正是更有针对性地精准照护。
十年前,当陈淑霞刚成为一名护士时,她的工作还停留在打针发药、监测生命体征这些基础护理上。“那时候总觉得护理工作像‘万金油’,什么都要做,但懂得很浅,真正遇到复杂疑难病例往往力不从心。”转变始于2021年,陈淑霞作为浙江省第二批疼痛专科护士学员,接受了为期4个月的系统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将更具专业性的疼痛护理管理与肿瘤护理相结合,根据病人个体化需求,助力实现肿瘤全生命周期健康照护。
在这样的“蜕变”中,“专家式”的专业护理人员不断凸显。
“五一”刚过,70岁的患者老王就专门给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写来了感谢信:“谢谢你们让我重新挺直了腰杆做人!”
原来,老王因为肠梗阻做了造口手术,术后排泄物不断渗漏,强酸性的消化液把周围皮肤腐蚀得通红溃烂。老王整夜疼得发抖,缩在湿冷的被褥里哭:“我宁愿死,也不想遭这种罪了!”家人辗转找到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时,眼前的场景让所有人揪心——老人的腹部皮肤溃烂发炎,脓液和排泄物的味道刺鼻,伤口上还有他自己抓出的血痕。
专科护士叶秋玉和团队一起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清理腐肉,换上专用造口袋,使用特殊药膏和敷料,确保溃烂的皮肤能像“雨后春笋”一样慢慢长好。
三天后复查,老王终于能笑着说话了:“昨晚睡了半年来第一个整觉!”第四次复查时,溃烂的皮肤完全愈合,造口袋服服帖帖。
在叶秋玉手机相册里,存满了患者伤口愈合过程的照片,这些不仅是医疗记录,更是生命重新绽放的见证。
“专科护士是指具备相应资质、经过专科培训取得资格认证,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能够提供高水平护理实践的人员。专科护士还是科室重要的教研力量,承担着对护士进行专科知识技能培训、对新护士和进修护士培训等临床教学任务,并具备敏锐的科研创新精神,是护理研究的主力军。”丽水市护理学会理事长陈美芬介绍。
目前,丽水市已培养了涵盖34个专科领域的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416名,覆盖全市24家二级以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