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挑选宠物粮、添置玩具;在SPA店让宠物享受专业的美容护理;定期带宠物体检、拍摄写真照片;节假日走进萌宠咖啡馆享受“吸猫撸狗”的欢乐时光……这些场景,已是丽水宠物消费市场的寻常切面。
在新一波“萌宠潮”中,宠物不再只是生活中的一只动物,它们与主人的关系愈发密切,成为了家庭成员、情感寄托以及消费市场中的重要角色。“萌宠经济”也因此延伸到许多出人意料的行业领域——保健品、智能设备、医疗、摄影写真甚至定制旅行团、殡葬服务等,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光谱。
从满足“喂养刚需”到“情感消费”,从“单一品类”到“全产业链生态”,当下的“萌宠经济”已经超越了宠物本身的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连接人类与动物情感的方式,同时也是人们消费观与生活理念的复杂映射。
养宠成新潮流
傍晚,在市区防洪堤,“90后”市民姚正豪正牵着他的金毛犬“壮壮”悠闲慢跑。“金毛是天生的运动健将,每天都需要充分活动,正好符合我的生活习惯。我经常带它出门跑步,既能让它保持活力,也让自己放松心情。”姚正豪告诉记者,他的不少朋友也养了宠物,猫咪、豚鼠、蜥蜴等不一而足,“大家根据个人兴趣和生活习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宠物。”
在丽水的养宠人群里,像姚正豪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去年刚入职的李玥就是其中一员。初到丽水工作的她,花3000多元买了一只品种猫,取名“多多”。和大多数高冷的猫咪不同,多多格外粘人,总爱围着李玥打转,成为她独居生活的快乐源泉,也是她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治愈良药”,“每次加班回到家,它总会蹲在玄关等我,用毛茸茸的脑袋蹭我的手心,那一刻,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除了年轻人因个人兴趣和情感需求养宠,还有不少家庭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选择养宠物。在正达阳光城,市民杨阳常陪着女儿和宠物兔子“花花”一起在草地上玩耍。说起养宠的初衷,杨阳坦言“主要是想给孩子找一个特殊的成长伙伴”。自从花花来到家里,女儿不仅主动承担起喂食和清理兔笼的任务,还逐渐学会了观察花花的生活习性,“照顾花花的过程中,孩子变得更加细心、耐心,也更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宠物不只是孩子的伙伴,它们同样是许多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陪伴。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银发族”加入了养宠行列,养宠的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70岁的潘大爷和老伴养了一只5岁的柯基犬“芒果”,“它就像我们的孩子,每天至少得带出门玩两趟,饮食也有讲究,除了狗粮,每天还有各种鲜肉和蔬菜,变着花样确保营养均衡。我们一直在学习怎么才能更好地照顾它。”
如今,养宠已不仅是个人爱好,还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姚正豪告诉记者,他加入了多个宠物群,群友们热衷于分享养宠心得,从宠物的饮食、锻炼到疾病预防与治疗,大家对宠物的关爱无微不至。此外,群友还会定期组织宠物聚会、宠物派对、宠物领养等线下活动,让爱宠人士有机会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宠物拉动“消费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消费能力的增长,宠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萌宠经济”的崛起不仅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更深刻揭示了人类情感需求的复杂性。
收取快递、打扫卫生、安置宠物厕所、布置狗狗玩耍区……上周末,家住市区的“00后”姑娘郑艺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月前,她在宠物店预订了一只比熊犬,眼下正等着小家伙打完最后一针疫苗。“3个月大的小狗肠胃很脆弱,必须吃幼犬专用粮,还得搭配羊奶。”最近她做了许多新手养狗功课,购物清单里罗列着20多件宠物用品,从牵引绳、狗窝、雨衣到宠物摄像头,每一件都经过精挑细选,“小狗还没到家,已经花了近3000元。”
在市区花园路上的“吾欣宠物生活馆”,琳琅满目的宠物商品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这里不仅有干粮、冻干、罐头,还为宠物精心准备了各种零食和鱼油、维生素片、卵磷脂等保健品,构成了完整的宠物饮食链条。而在宠物用品区,除了日常必需品如猫砂盆、项圈、背包等,还有许多设计精美的宠物服饰,满足了消费者对宠物的个性化需求。
在美容室里,宠物美容师正熟练地为小狗修理毛发、清洁耳朵、剪短指甲。记者了解到,给宠物洗澡是最基本的服务项目,根据宠物体型、精细程度、造型等情况差异化收费。一只5公斤的小型犬普通洗澡收费35元,精洗58元,修剪造型98元,而一只30公斤的大型犬则需要花费更多。此外,顾客还可以选择刷牙、局部修剪、除菌药浴、开毛结等精细服务,收费从10元到50元不等。
“现在的养宠人越来越舍得投入,愿意带宠物来店里洗澡的,还会给宠物做个造型,不少人会专门预约宠物SPA和精油按摩,一套流程下来,宠物被照顾得舒舒服服。”店长姜沈杰笑着说。
除了基础的宠物用品销售和洗护服务,宠物寄养也是宠物店的热门业务。每逢长假,寄养位常常供不应求,顾客需要提前数周预约。而这一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印证了养宠人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和对宠物生活品质的重视。
从事宠物行业7年的姜沈杰明显感到消费者对宠物的关注与日俱增,“大家对价格的顾虑越来越少,只要是对宠物有益的产品或服务,都愿意买单。日益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其实是在不断满足人们对宠物的多样化情感寄托。”
解锁新消费场景
在丽水,“人宠同框”已然成为街头巷尾、公园及宠物友好商场里常见的景观,宠物逐渐升级为现代人生活中的“情感伙伴”,而伴随这一转变的是宠物经济的蓬勃兴起,成为驱动消费的新引擎。宠物市场从最初的宠物售卖和基础食品供应,演变成一个覆盖宠物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消费体系。
在市区的“迪安动物医院”,候诊区里的氛围忙碌而温馨,宠主一边轻声安抚着焦虑的宠物,一边与医护人员细致沟通诊疗方案。院长蓝春伟告诉记者,自2016年开业以来,宠物看病的需求不断上升,目前月均接诊量已近300例,其中70%是愿意为宠物健康买单的年轻人。除了接种疫苗、驱虫等基础服务外,老年宠物的治疗和护理逐渐成为常见的就诊动因。
与此同时,线上消费和科技的进步为宠物经济赋能,开启了“智慧养宠”新模式。从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数据来看,宠物智能设备的消费热度持续升级,自动喂食器、自动猫砂盆、宠物烘干机等高价位产品的销量稳步上涨,成为年轻人解放双手、提升生活质量的新选择。姚正豪的家中有一台智能喂食器,这款设备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结合“壮壮”的体重和活动量精准投放食物,令他即便出差也能通过摄像头远程监控宠物的进食状况。“科学养宠的同时,也缓解了我的分离焦虑。”姚正豪说,智能设备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还是人与宠物之间情感纽带的延续。
在社交需求的驱动下,“宠物+”消费场景不断创新。丽水的一家宠物主题咖啡馆便是这种新型消费场景的典型代表——柯基犬和比熊犬化身“治愈系员工”,顾客支付费用即可与萌宠亲密接触。在这个空间里,许多没有养宠条件的年轻人通过“撸猫撸狗”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每到周末,咖啡馆总是人满为患,一座难求。这种宠物主题消费模式的火爆,正迎合了现代人对情感联系和社交互动的深切渴望。
在业内人士看来,宠物经济有着巨大的潜力,正朝着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萌宠引发的消费热潮,正在为商业创新开辟多元市场,也为未来商业模式、消费观念和人际关系的重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