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王艳)日前,浙江东瓯过滤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瓯微滤”)与浙江大学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合作签约揭牌仪式举行。此次合作,双方将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新型膜管产品,为膜产品技术的联合创新提供坚实平台,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全国膜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东瓯微滤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分离过滤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与设备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研发创新能力,在突破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能力,在市科技局指导下,东瓯微滤积极与知名高校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开展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课题,推动技术进步。
浙江大学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多功能于一体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突破多项科学难题,又紧贴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在膜材料和膜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仪式现场,校企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为“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与东瓯微滤联合实验室”揭牌,标志着东瓯微滤与浙江大学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
“东瓯微滤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在装备制造、工程应用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深厚积淀。此次合作,正是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必将推动膜产业高质量发展。”浙江大学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平教授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上的优势,结合东瓯微滤在工程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方面的丰富经验,共同攻克膜材料与膜技术领域的难题,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论文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东瓯微滤总经理宋志骥告诉记者,企业非常重视此次与浙江大学的携手合作,“希望以此次签约揭牌为契机,进一步加深双方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围绕膜产品技术在下游工业流程的应用领域,共同推动技术突破与升级。”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丽水经开区坚持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教科人一体化发展,先后与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高能级研发平台。截至2024年底,丽水经开区共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研发中心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9家、省级企业海外研发机构1家。丽水经开区“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位列全国国家级经开区2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