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乡镇聚焦

庆元淤上: “巴掌田”变“高标田”

  连日来,庆元县淤上乡黄泥弄的高标准农田里一片生机盎然,云雾缭绕的田间传来隆隆机器声,59岁的农户鲁尚明正驾驶着他的“新伙计”——最新款自动化插秧机在田间穿梭,翠绿的秧苗随着机械臂的震动,整齐地扎进农田,划出笔直的绿线。

  “这里田块平整,道路畅通,很好插秧, 我一个人就够了,每天能插20亩,100亩早稻5天就完工了。”鲁尚明表示,自动化插秧机很先进,在高标准农田里干活效率提高了很多。

  高标准农田是指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庆元县淤上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丘陵山地宜机化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共400亩高标准农田,涉及受益3个行政村,通过“小田并大田”“坡改梯”工程,零散的丘陵旱地整合成方正大田;改造灌排渠道使水资源率达到80%以上,3米宽的硬化机耕路直通田埂,插秧机、犁田机、收割机等开进了田间。

  在自动化插秧机旁,农户吴士亮正往机器上新添秧盘,连续承包了两年高标准农田的他告诉记者,今年试种早稻,预计七月可采收,亩产预计能到1000公斤。吴士亮掰着手指算账,“高标准农田让机械化率提到100%,人工省了100元/亩。加上政府补贴,一亩地能多赚300元。”

  从“巴掌田”到“高标田”,近年来,淤上乡的实践诠释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深刻内涵。“当传统农业邂逅现代科技,淤上的‘小田改’不仅改出了粮食安全新天地,更改出了强村富民的新希望。”淤上乡副乡长吴青表示。

  近年来,庆元县已完成16.7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内11.9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庆元县计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开工高标准农田建设0.9万亩,力争开工建设1.46万亩,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2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8674.html 1 3 庆元淤上: “巴掌田”变“高标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