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恺 通讯员 叶威呈 蒋密密)“前进!执行垃圾分类指令!”在丽水市实验学校的操场上,智能机器狗收到指示后,在操场上进行了即时表演。近日,丽水市实验学校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开展了以“百十芳华绽科技之光 学科π动点亮未来”为主题的学科节活动。
操场上空,无人机呼啸升空,完成高难度动作——盘旋、俯冲、精准降落,全场尖叫连连,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空中“巨兽”。数学教师同步讲解坐标变换原理,语文教师即兴创作“苍穹作纸星为字”的诗句——这场科技与人文的跨界对话,将科技与人文巧妙融合,成为新时代“双新”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
走进教学楼,传统教室已变身为“未来实验室”,三、四年级的学生正操控自己设计的AI语音系统。“我们可以自己设定程序,创作实验学校独属的‘小实小验’语音系统。”406班的胡依杨说,这项编程设计融合了科学课的力学原理、数学课的角度计算,以及美术课的工业造型设计。
从“分数单”到“素养图谱”,相较于传统学科竞赛,本次学科节在场景化动态实践中,体验学科与科技的乐趣,让知识的种子在科技的土壤里扎根心田。
“我们要培养能定义未来的人。”校长杨丽佳说,近年来,丽水市实验学校相继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校”“浙江省STEM教育基地”“浙江省科学教育实验校”等称号,这所百年老校正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支点,撬动市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