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柳永伟 通讯员 丁航津)龙泉宝溪乡三江源石蛙养殖基地前几天迎来了首批优质石蛙种蛙投放,标志着总投资2050万元的特色农业项目正式进入投产阶段。
石蛙,又名棘胸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长期以来备受市场青睐。此次宝溪乡石蛙养殖项目的投产,是当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举措。该特色农业项目整合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及社会资本,在养殖模式上大胆创新,采用“石蛙规模化养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组合模式,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部分光伏设施已成功并网发电,并开始产生收益。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总产值将超过1000万元,届时将形成一个集种蛙繁育、商品蛙养殖与清洁能源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
“首期投放4000多斤种蛙后,我们将按照科学规划,分批引入幼苗和蝌蚪,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养殖,提升产品品质,确保石蛙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龙泉市万昇源公司负责人颜泉介绍,项目的目标不仅仅是发展养殖产业,更重要的是优化当地农业结构,带动农户参与养殖,形成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基地采用商品蛙与种蛙协同繁育技术,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养殖需求,还能为区域石蛙产业提供优质种源支持,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宝溪乡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政府通过投建基础设施,招引社会资本参与,将石蛙养殖培育为全乡农业新的支柱产业。宝溪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兰俊介绍,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向低收入农户分红8万元,并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劳务参与+养殖合作”模式,帮助农户共享产业收益,实现“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