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麻萌楠 通讯员 周莹 吴雨晨)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小作坊特色村建设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并将于5月16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食品小作坊特色村高质量发展,为“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旨在打造“千万工程”标志性成果,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据悉,该标准围绕建设要求、机制建设、产业发展三大核心板块,细化食品小作坊特色村建设规范。“建设要求”聚焦村集体与食品小作坊协同发展,村集体完善交通、配套等基础设施,推进自然资源与美食文化深度融合的生态文化建设;“机制建设”依托“丽水农三师”搭建培训体系,完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与档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产业发展”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塑造品牌、推动多元化发展,为特色村发展指明方向。
食品小作坊特色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共富息息相关,不仅让传统食品“老味道”焕发“新活力”,更在方便群众生活、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依托食品小作坊“精彩单元”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已成功打造景宁澄照乡金坵村茶文化作坊特色村、松阳山头村白老酒作坊特色村、缙云舒洪乡土爽面作坊特色村、景宁东坑镇白鹤村咸菜作坊特色村、云和梯田坑根村白酒作坊特色村等多个特色鲜明的作坊村,成为乡村共富发展的生动案例。
《食品小作坊特色村建设规范》的全面实施,将充分释放标准效能,加速推动“食安共富幸福村”蝶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让标准化建设成果惠及每一处特色村落。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推进食品小作坊特色村和共富园区建设,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市10个食品小作坊特色村、9个共富园区的全域布局。”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