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乡镇聚焦

遂昌金竹:石蛙唱响“共富曲”

  遂昌县金竹镇王川村石蛙(学名棘胸蛙)科研产业园前些天迎来首批1500对优质种蛙入驻,这批来自龙泉和福建三明的种蛙,将在生态化养殖体系中繁育孵化,为遂昌探索“水中掘金”的共富路径注入新动能。

  产业园内,数十个生态养殖池依序排列,池内山泉水汩汩流淌,工作人员将种蛙有序地投入养殖池。“春季是繁育黄金期,预计到五六月份这批种蛙可繁育60万尾蝌蚪。”遂昌森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洪森介绍,依托浙江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基地采用“良种选育+生态循环”模式,打造集种质资源库、智能培育池、蝌蚪幼蛙池及饲料车间于一体的闭环养殖体系。

  记者注意到,与传统的石蛙养殖场所不同,种蛙养殖基地的生态养殖池上方有序布设了一些管道和监控系统。胡洪森介绍,这是基地创新引进的“数字蛙管家”智慧检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水温、溶氧量、PH值等关键数据,为精准调控养殖环境提供支撑。该系统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启用,推动传统养殖向数字化管理转型。

  为降低养殖风险,遂昌还创新引入金融保障机制。太平洋产险遂昌支公司总经理徐志伟介绍,2021年,当地已推出针对成年蛙和幼蛙的专属养殖保险,未来还将研发种蛙养殖商业保险产品,为农户提供风险兜底。

  建好了园子,投入了种蛙,谋划了风险防控机制,接下来,如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周边群众跟着吃上“产业饭”?胡洪森介绍,产业园推行“公司+基地+村级合作社+农户”四联发展模式,通过统一供种、技术指导、保底回收等方式,解决农户养殖技术和销路难题。同时,产业链延伸至深加工与三产融合领域,计划开发蛙油等产品和观光研学项目,提升附加值。

  遂昌石蛙科研产业园顺利建成投运的背后,离不开金竹镇党委政府的支持。2024年以来,该镇以“棘胸蛙倍增计划”为抓手,整合高校院所、科研公司、养殖大户等资源,推动本地石蛙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截至目前,该镇共申请石蛙养殖用地60余亩,培育龙头企业1家,带动3个村集体、7家养殖户从事石蛙养殖,预计2025年实现产值500余万元。

  “按照规划,到2026年底,我们要建成覆盖5个行政村约60亩地的石蛙生态养殖基地,带动5个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养殖户户均增收2万元,推动石蛙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共富引擎’。”遂昌县金竹镇副镇长包宏明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22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8180.html 1 3 遂昌金竹:石蛙唱响“共富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