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学,沉浸式探寻校园文化
“小学是什么样的呀?是不是有好多好玩的!”近日,在前往遂昌县实验小学的路上,遂昌县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大班的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稚嫩的童音里满是对小学的期待。
在小学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启了校园文化探寻之旅。从栩栩如生的白马雕像到图文并茂的宣传栏,孩子们细细品味小学校园的一砖一瓦。“一尘不染、一马当先,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老师耐心讲解着,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
移步至实验小学行远楼一楼水池畔的水上舞台前,一场精彩的传统文化盛宴正在上演。首先是两位小学生带来的昆曲《牡丹亭·游园》。她们身着华丽戏服,扮相精美,以婉转的唱腔、灵动的身段将杜丽娘的娇羞演绎得淋漓尽致。孩子们目不转睛,小声讨论着:“她们表演得真好!”
除了看精彩的表演,孩子们还体验了小学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孩子们对小学生活心生向往。大课间时,孩子们还观看了小学生活力四射的课间活动,感受到了小学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遂昌县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周芸表示:“文化是教育的灵魂,此次参观活动是集团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小学的校园文化,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心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
参观校史馆、参加升旗仪式、走进课堂……4月14日上午,莲都区囿山小学教育集团迎来了一群培红幼儿园教育集团的“小客人”。为了让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们提前感受校园氛围,囿山小学与培红幼儿园携手策划了一场沉浸式幼小衔接体验活动,帮助萌娃们解锁小学新生活。
活动中,小学的哥哥姐姐耐心倾听幼儿园小朋友的提问,为他们解答疑惑,这一问一答间,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让萌娃们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憧憬。
“小朋友们,这里就是大家期待的小学了……”日前,庆元县中心幼儿园的大班幼儿,也带着计划书、问卷表,来到庆元县实验小学,开展了幼小衔接参观活动。
他们感受小学课堂,化身为“小记者”,带着对小学的种种疑问,勇敢采访小学生,了解小学生活。这次活动消除了孩子们对小学的陌生感,让他们对未来小学生活充满向往。
“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孩子回家后一直兴奋地讲着小学的见闻,以前问他想不想上小学,他还懵懵懂懂,现在主动和我聊小学的活动,说很期待,感觉一下子成长了。”大二班开心的爸爸对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非常认可。
携手共育,让幼小“双向奔赴”
除了幼儿走进小学外,一些小学还组织学生走进幼儿园,化身“小老师”,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小学生活。近日,云和县实验幼儿园大坪分园与云和县实验小学联合开展“大手牵小手,快乐共成长”主题活动。30余名小学生走进幼儿园,与萌娃展开趣味互动,在交流中传递温暖,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活动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在“故事小剧场”环节,用生动语言为弟弟妹妹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参与问答;篮球社团成员带来活力四射的运球表演后,还手把手教孩子们玩起“趣味传球”游戏;校园果园里,“植物小讲师”结合果树生长过程,带领幼儿观察叶片脉络、触摸果实,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神奇。两校儿童还共同参与了“卡普乐建构”“积木叠叠高”等团队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建立起真挚友谊。
“这种跨学段联动既是幼小衔接的创新实践,也是劳动教育和责任意识的生动课堂。”活动负责人表示,幼儿园小朋友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了成长向往,小学生则在准备、展示和互动中提升了沟通能力与责任感。未来两校将持续开展主题共建活动,为儿童全面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前不久,莲都区刘英小学教育集团刘英校区的冯都璐老师,到莲都区机关幼教集团机关幼儿园新湖分园,为大班的孩子开展了“悦”成长·幼小“巧”衔接活动。冯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刘英校区学生的阅读故事,让小朋友们提前感受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
这一举措是莲都区刘英小学教育集团刘英校区携手多所幼儿园幼小衔接结对共建工作的缩影。这个学期,刘英小学分别与莲都区机关幼教集团机关幼儿园新湖分园、莲都区紫金幼儿园、莲都区华侨幼儿园、小精灵幼儿园达成结对共建协议。
根据协议,刘英小学将向结对幼儿园提供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并与4所幼儿园合作开发幼小衔接课程,进行师生互动等。每学期,安排大班幼儿参观学校,体验小学环境和活动,让幼儿适应小学氛围。同时,为幼儿园教师提供观摩小学课堂的机会,共同研讨教学,分享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并参与幼小衔接课程研发,提供专业指导。
结对幼儿园将向刘英校区提供幼儿教育信息,如幼儿学习特点、发展水平等,协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实际;积极参加幼小衔接活动,并促进教师交流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同时,幼儿园与小学共同研究幼小衔接课题,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
“我们与幼儿园的结对共建,是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为幼儿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入学准备,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莲都区刘英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吕勇妙说,接下去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幼儿园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地幼儿园和小学均在相互合作,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助力孩子成长。景宁作为省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成立了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领导机构、教研大组和5个幼小衔接共同体,整合各方力量建立“一盘棋”的管理机制,并起草出台《实施方案》,规划区域推进的目标任务和举措进程,围绕儿童身心健康、生活管理、社会交往、学习品质等关键要素开展联合研究。目前,景宁已形成了贯穿全域、全链、全员的“全景式”幼小科学衔接模式,各幼儿园都有入(小)学准备“六月课程”,各小学则有入学适应“九月课程”,让孩子们以更放松、更科学的方式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做好衔接,走好小学第一步
除了学校外,在幼小衔接中,家长的方式方法也至关重要。那么,家长该如何更好地助力孩子幼小衔接呢?记者采访了丽水市实验学校副校长詹丽立,她介绍了幼儿园与小学的三大不同。
“首先是在生活上,幼儿园的重心是游戏和玩乐,小学则是学习和运动;其次是学习上的不一样,幼儿园的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是在玩中学,小学是以授课为主,需要孩子在学中悟,整个学习环境是完全不同的。”詹丽立说,家长和孩子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幼儿园,家长期待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关注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同样,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各自的关注点也不同。
因此,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应关注孩子的兴趣和习惯,包括孩子对学习的求知欲、对老师的认可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人素养。那怎么逐步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能力呢?“习惯和能力包括学习和生活两方面,而且生活的习惯和能力直接影响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詹丽立介绍,在生活上,建立生活常规,制定科学作息,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让孩子专注做一件事,家长也需要和孩子一起互动,参与专注力的游戏。同时要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整理物品、用餐文明、自我服务及主动承担责任。
在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重点在注意力的培养,比如养成倾听的习惯、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注重书写习惯、推崇亲子阅读等。在倾听上,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创设倾听机会,讲究眼神的关注,带着任务听,听完别人的话语再发表意见。“表达上也要鼓励积极发言,锻炼胆量,提升孩子表达的完整性,家长可以和孩子每天分享见闻,用一句精彩的话来呈现。”
对于家长关心的是否要学拼音、识字、书写等情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拼音,通过大声朗读和指读绘本来识字,特别要注重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来认识生活中的字。书写则要注意握笔准确和坐姿端正,尤其要关注孩子的写字姿势、汉字的笔顺是否正确,笔画是否到位等等。
同时,詹丽立表示幼小衔接并不是超前学习,她希望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家庭会议,做好适当的分工,理性对待孩子的成长,并给予孩子自信,培养孩子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她还提醒广大家长,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花期,与其焦虑“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做智慧的观察者、引导者,用耐心培育,用智慧浇灌,静待每朵花在适合的季节绽放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