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陈磊 通讯员 吴晔 郭城)眼下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和秋炉乡,不少游客往返两地游玩赏景,享受春日美好时光。
昨天,从杭州来的游客钱涛表示,上午到毛垟乡参观红色景点,感受红色文化,下午前往秋炉乡运动小镇,释放激情与活力,一日旅游,两种体验,特别满足。
毛垟乡和秋炉乡,地缘相邻、人文相近,但各自发展却大有不同。今年以来,毛垟乡和秋炉乡以“抱团共赢”的新模式,打破地域限制,通过文旅融合、产业联动、资源共享,探索出一条山区乡镇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以文旅为例,毛垟乡以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为特色,拥有红色教育基地和自然教育品牌;秋炉乡则围绕“运动小镇”定位,开发了徒步、骑行、攀岩等休闲项目。两地特色明显,尤其是在研学游、亲子游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互补优势。
为此,两乡依托各自优势,共同规划旅游线路,推出“红色+绿色+运动”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一日游体验。
产业联动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激活了乡域经济新动能。近年来,毛垟乡的优势产业苔藓种植因土地资源有限面临发展瓶颈。今年,两乡携手与丽水苔藓科技企业合作,计划在秋炉乡落地30亩苔藓种植项目,推动技术推广和市场对接。同时,毛垟乡借力秋炉乡冷水鱼养殖经验,引入矿泉鲈鱼养殖项目,成为偏远乡镇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毛垟乡建成的矿泉鲈鱼基地年产鲈鱼5万斤,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15万元。
除了产业联动,公共服务的资源共享也成为了抱团发展的温暖注脚。针对山区自然村分散、出行不便的问题,两乡组织“畲小帮”志愿者,推出“爱心顺风车”便民服务,为沿途村民代购物资、代办事务,解决了留守老人购物不便的实际问题,深受老百姓欢迎。志愿者毛荣良说:“顺路帮村民带点东西,既不费事,又能帮助他人。”截至目前,该服务已覆盖10余个自然村,累计提供服务超过200次。
“毛垟乡和秋炉乡的抱团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共享、相互借力,达到‘1+1>2’的效果,为山区乡镇探索共同富裕提供新的思路。”两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带动更多乡镇加入“抱团共赢”行列,携手迈向共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