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基因
讲述大漈乡,要从时思寺开始。
这座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的建筑群,以“寺祠院三观同址,宋明清三代同堂,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独特格局,成为人们触摸宋韵文化肌理的时空长廊。
时思寺起初并非寺庙,而是源于一段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据《梅氏宗谱》记载,大漈梅元屃从六岁起守其祖父墓,三年间不离其侧,孝行感动宋高宗,旌表其为“孝童”,其庐因此名为“时思院”,意为“时时思念祖辈”。明洪武元年(1368年),刘基书额“时思道场”,至明宣德元年(1426年),改院为寺,增建心经钟楼。明末清初,三清殿和马仙宫相继建成,“三教建筑并立,三教思想合一”的文化奇观在此定格。2001年6月,时思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过山门前的木石牌楼,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时空。重檐斗拱如飞鸟展翅,檐角悬垂的刺柏经历1500多年,树身斑驳如凝固的时光,与山门形成“古木护古刹”的独特景观。梅氏宗祠内,404字鎏金祖训镌刻在木匾上熠熠生辉:“恭亲敬老,忠孝传家;耕则良农,读则良士……”
“这些祖训不是挂在墙上的字,而是刻在梅氏族人骨子里的家风,宋明清三代,这里走出了9名进士、23位举人。”大漈村党总支书记梅东春说,梅氏族人至今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每年为优秀学子颁发“崇学向上圆梦奖学金”,为孝老楷模授予“孝道楷模敬老孝道奖”,并特设百岁老人荣誉牌匾,让千年家风在奖掖教化中焕发新生。
作为业余文保员,梅东春对时思寺的每一处历史文化都如数家珍。他常常向游客讲述“木马择匠”的典故:当年建寺时,为选出主事工匠,梅氏族长将匠人们制作的木马置于溪中,浸泡了三天三夜后捞出,唯有木匠陈遇春的木马榫卯紧密吻合、干燥如初,完全没有进水的迹象,因此被选为建造宗祠的大工。这段以公平竞标定工程的佳话,不仅是匠艺的巅峰较量,更彰显了古人的智慧与诚信。如今,梅氏宗祠展厅内的木马复刻模型,让游客得以近距离欣赏“密不透水”的榫卯技艺,感受穿越千年的工匠精神。
而时思寺前的沐鹤溪,流至断崖处倾泻成“雪花漈”,与狮山“石马潜渡”“龙舌喷珠”等景观形成了“大漈八景”。位于寺北的“柳杉王”虽经雷击而空心,却以残躯托起新绿,恰似宋韵文化在岁月淬炼中生生不息。从孝童守墓的伦理教化,到木马择匠的匠艺传承;从三教合流的建筑智慧,到耕读传家的文化自觉,时思寺守护着这片山水,以无形的力量滋养着大漈的文化根系。
古意新辉
大漈之美,不仅在建筑的肌理,更在山水与人文的交融。
穿村而过的沐鹤溪如玉带缠绕,彩鲤于碧波畅游,白墙黛瓦的民居倒映水中,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卷。这份宁静与恬淡,充满诗意,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与周围的山水、人文,无声地交织成了隽永的韵律。
自2022年起,大漈乡启动“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意图在细微之处将宋韵的历史肌理与当代生活相对接。这里的“修旧如旧”不是单纯的仿古,而是充满智慧的文化修复:长虹恋日廊桥经改造后重现“玉宇琼楼天上下,长虹飞渡水中央”的意境;转角的口袋公园植入木拱桥、月洞门、凉亭等微景观设计,让游客在歇脚时邂逅宋式园林的移步换景。溪畔步道以天然石材铺就,与护关桥、古刺柏浑然相融,串联起宋韵文化街区的雅集空间与生活场景。
在“云涧听雨”民宿,历史与现代碰撞出别样的火花。2023年,这座融合宋韵展示与精品民宿的宋韵IP馆开门纳客,负责人潘璟以“宋雅物道”为设计理念,将宋代园林的“以小见大”与现代建筑的舒适性相结合:庭院中的假山与后山竹影相映成趣,墙面大面积的留白与中式家具相得益彰,诠释着“简洁纯粹”的宋式美学。这里不仅是住宿的地方,更是大漈展示宋韵文化的窗口——游客既能亲自体验宋式点茶、作诗对谈、插花挂画等雅集活动,也可以身着汉服在古街上漫步,仿佛穿越回那个诗意盎然的时代。潘璟将其视作一个窗口,让客人体验到“宋代文人墨客的风雅日常”。
而在不远处,“云中自在居”的陶艺工作室,则是另一个有着时间感的存在。负责人兰二峰在这里已经学习陶艺九年,他说自己与大漈的缘分,始于偶然的“惊鸿一瞥”。当时,他看到了大漈罐——当地历史悠久的陶器,便决定扎根于此。如今,在他的工作室里,坯体的敲打声与溪涧流水交织,红泥在游客指间变幻出茶罐、花器的雏形,非遗技艺不再是单纯的展品,而是指尖流转的活态传承。当陶泥的芬芳混着草木清香漫出院墙,在这一方小院中,古老的手艺再次焕发出生命力。
转过街角,“悟空”咖啡馆的招牌与时思寺飞檐遥遥相望。来自安徽阜阳的华斌在去年第一次来大漈游玩时便决定留下来,他以《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取景地为灵感,将咖啡香融入了古寺的光影日常。慕名而来的游戏玩家循着“天命人”闯关路线而来,手捧咖啡,静静观赏阳光穿过千年古柏的枝丫,在手机屏幕上投下现实与虚拟交织的光斑。这或许正是大漈最动人的模样:传统与时尚共舞,千年风雅韵致融入当下的人间烟火。
文旅出圈
当千年古寺邂逅现代潮流,时光仿佛被拉成了两条并行的线。
3月29日,“潮玩宋韵”花YOUNG嘻游漈活动在大漈乡拉开帷幕,身着传统宋制汉服的行人漫步古街,在巨型气球花下演绎着“东方美学”。游客们驻足“大漈书信坊”,执笔书写春日思绪;宋韵市集里,悟空主题文创与传统手作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乌米饭的香气和云酿咖啡的醇厚味道。进士府内,扇绘、拓印、畲药簪花等体验项目让宋韵文化从古籍中走出,成为触手可及的鲜活体验。
“这是我第一次来大漈,古老的建筑风貌和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时思寺和千年柳杉,震撼人心。”来自温州的游客陈丹身着月白宋服,难掩兴奋之情。大漈的魅力,显然不止于此。近年来,这座小镇以时思寺为核心,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同时,持续激活宋韵的基因。不仅传统文化体验如“大美行者”研学、焚香点茶、团扇绘画、陶艺制作等项目逐渐形成,让宋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得以重现;更有“宋‘潮’趣游园”“沉浸体验剧”“国风露营趴”等项目吸引年轻人前来,打造出多维度的文化景观,呈现大漈深厚的美学积淀。
作为《黑神话:悟空》的重要取景地,时思寺的大雄宝殿、心经钟楼等建筑被精准还原到游戏场景中,吸引全国玩家“循迹而来”。大漈乡借助游戏IP顺势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动,包括实景游系列、长桌宴、音乐会、NPC变装巡游等,将虚拟世界的元素转化为生动的实景体验。
在追寻文化传承的同时,大漈主动探路时尚影视文旅推介新赛道。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杨紫琼的影视剧组、知名导演郭敬明执导的《大梦归离》团队相继在此取景,极氪汽车、Vivo手机、伊利、lululemon等35家知名品牌与企业在此创意创作。国际时尚杂志《时尚芭莎》也曾展现大漈宋韵之美,而高端运动摩托车品牌KTM、YAMAHA和杭州机车俱乐部为大漈量身定制的摩旅骑行路线,则让古老村落与潮流生活碰撞出新的火花。数据显示,2024年,大漈景区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875.66万元,接待游客172.35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3.7%、28.6%。
随着文旅热潮的兴起,大漈乡的经济也焕发了新的活力。村民在自家院落开设店铺,借助文旅产业的兴盛端稳了“致富饭碗”。目前,大漈的102家民宿与农家乐成为承接游客的主要载体,村里自产的茭白、红米、红薯干等特色农副产品也备受游客青睐,成为热门的伴手礼。
从雾霭缭绕的“云中桃源”到演绎宋韵风情的“宋韵小镇”,在这片既属于历史,也属于未来的文化空间里,宋韵的不断具象化,既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当下和今后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