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青田休闲椅产业的蝶变之旅——

木椅子变“金”椅子

  本报记者 徐小骏 通讯员 王晓蕾

  连日来,在位于青田祯埠镇的小河坑产业园内,各家户外休闲用品企业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一辆辆满载休闲椅的货车接连驶向宁波港。

  “今天已发走三车,每车能装400到600件,下午还有几车要发。”走进浙江万昌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仓库,打包成箱的休闲椅整齐码放,叉车往来穿梭,将货箱精准垒入货车厢体,仓库管理员刘满凤手持库存单仔细核对出仓成品并指挥工人将包装好的休闲椅装车。

  企业负责人李贵也介绍:“产品都是今天做今天装,一直在赶订单状态。今年正月以来,工厂就进入生产和交付旺季,日均装车量达十余辆。”

  祯埠镇被称为“休闲椅之乡”,已有30多年休闲椅产业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木折椅到竹木躺椅再到特斯林休闲椅的发展历程。产业最高峰时,有休闲椅相关企业100多家,年产休闲椅500余万张,成为全国最大的休闲椅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亚洲、欧洲、非洲、南美等地。

  然而,休闲椅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前休闲椅小作坊都是建在村里,长久以来,村企不分曾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祯埠镇小群村党支部书记李益中介绍,前几年,还有十几家优质企业外迁,要是政府再不重视休闲椅产业发展,“休闲椅之乡”的名号恐怕难保。

  转机出现在几年前。为彻底解决休闲椅产业历史顽疾,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当地大力开展休闲椅产业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并投入8000余万元建设小河坑产业园。同时,通过关停、淘汰、兼并重组,将50多家“低散乱”企业整合为9家规上企业入驻小河坑产业园。

  “这些椅子从设计到制作,全部由我们公司独立完成。”浙江群力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伟一直经营着家族企业,也见证了休闲椅产业的蝶变,他介绍,自从入驻小河坑产业园后,公司订单越来越多,村里的手艺人也有了稳定收入。

  休闲椅产业的美丽蝶变除了政府引导,也离不开人才指引。其中,省建设厅下派的农村指导员邱希阳,一到祯埠村就忙得脚不沾地。他通过走村入企,了解企业、村民的需求,帮助解决园区提升、企业用工等难题。邱希阳说:“乡村振兴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

  省级科技特派员郑精武则与镇强村公司合作,成功研发出多种专利产品,创新成果投入使用后帮助企业打开了新市场。“传统休闲椅虽然实用,但缺乏创新。我们引入了人体工学理念,让椅子更舒适、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郑精武说。

  从木椅子变身“金”椅子,青田休闲椅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时期。目前,产业园共有10家休闲椅及其上下游企业,依托数字化改造与行业深耕,正逐渐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时,园区还带动了周边11个村集体年增收200余万元,带动超过1200名农民灵活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1200元以上。

  祯埠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祯埠镇将做好全面排摸、扶持招引,致力打造休闲椅电商的众创空间,让一把椅子的创富故事变成更多可能。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18 青田休闲椅产业的蝶变之旅——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7885.html 1 3 木椅子变“金”椅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