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单产田”变身“聚宝盆”,遂昌开启多元轮作模式——

“水稻+N”,亩均增收超7000元

  首席记者 钟根清 记者 朱敏

  通讯员 龚隆淼 郑子雯

  一茬稻一季虾,既增产又增收。昨日,遂昌县新路湾镇大马埠村的首批小龙虾苗投放至稻田里。养殖户雷利芳兴奋地说:“一片田有了两份收益!一个多月后,小龙虾就能捕捞销售了。”

  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种业特色农业强镇,新路湾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近4200亩。去年,该镇以深化山海协作为契机,与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合作开启“稻—虾”轮作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其实,早在2017年,该镇就率先探索“稻—油”轮作模式,金黄花海不仅鼓足了农民钱袋子,基地还获评“华东十大油菜花胜地”,蹚出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典型山区县,遂昌耕地资源稀缺,传统的单季水稻种植模式导致大批土地闲置。为盘活这些“沉睡资源”,当地创新推广“稻—虾”“稻—菌”“稻—药”等多元轮作模式,并配套新品种新技术,复种指数显著提升,亩均增收超7000元,成为加快缩小“三大差距”的新引擎。

  石练镇瞄准木耳生长周期短、不耽误春耕的特性,在全县率先发展冬闲田“稻—耳”轮作模式,实现农田全年“不断档”。

  “从去年10月至今,木耳已采摘5次,每次可采收1.5万公斤,田地亩均产值超3.5万元。”石练镇副镇长尹伟锋介绍,他们还探索了贝母、黄精等中药材轮作模式,让原来的“冬闲时”成为了新的“农忙期”。

  在北界镇王坞村,50亩农田也迎来了新生:两个月前这里收获了2.5万公斤羊肚菌,而今土地已清空准备种植水稻。“每亩产量在400—500公斤,鲜菌市场价每公斤160元,干菌每公斤180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种植户王春堂欣喜地说,“稻—菌”轮作不仅让亩均效益逼近5万元,还直接带动周边80多名农户就业。

  为更好释放“水稻+N”轮作效应,遂昌农业部门坚持政策“输血”,按照粮油生产政策给予资金补助,鼓励引导广大农户进行多元种植,并定期组织农业专家下乡开展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从选种、种植到病虫害防治等全流程技术指导。同时,还积极搭建多元销售平台,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让优质农产品大放异彩。

  “从‘一季闲’到‘四季忙’,‘水稻+N’轮作让‘单产田’变身‘聚宝盆’。”遂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玮珺表示,将围绕“金色共富发展轴”建设,以中心镇为辐射点,持续探索深化更多轮作组合,努力带动更多村庄参与,为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力支撑。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16 “单产田”变身“聚宝盆”,遂昌开启多元轮作模式——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7751.html 1 3 “水稻+N”,亩均增收超7000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