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叶江 通讯员 叶承慧)连日来,浙江三江源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一片繁忙,经分拣、包装的新鲜花菇装车发货,运往杭州、上海等地的农贸市场,有订单需求时,还会漂洋过海被远销至日、韩、美等国家。
“松阳气候好,香菇质量优,我们每天收购两万斤左右。”公司运营人员吴世友介绍,看到松阳香菇产业的聚集度和高产量,该企业于去年底入驻松阳,租下了800多平方米的冷库,实现收购、仓储、分拣、包装、发货“一条龙”服务。
近年来,松阳县紧紧围绕“农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收入结构逐步优化”的目标,聚焦食用菌、茶叶等本土特色产业,探索、深化招商引资、直播电商等多种“造血”增收模式,进一步夯实山区县群众的增收基石,全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招大引强让香菇更“香”。为了推动香菇产业做大做强,松阳县不仅全力引进销售型企业,还在香菇主产区的叶村、玉岩、枫坪等地推动菌“料”棒工厂化生产基地建设,并配套建设食用菌冷链物流中心场地,在方便菇农产、销的基础上,有效延长食用菌产业链。
“2019年全县的菌棒规模是5000万袋左右,到2024年已经达到7400万袋。”松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伟民笑着告诉记者,当地现有菇农近2500户,辐射带动2.5万人就业,种植花菇的亩均产值可达7.5万元,剔除成本后亩均收益在3万元到4万元之间。如今不仅香菇“香”,群众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除了香菇产业,电商作为各类传统特色产业的“助推器”也成为了松阳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特色产业”。当地春茶开采后,位于古市镇的鲁记御香茶叶电商直播间就一直很热闹,负责人鲁林均正和主播们一起直播推介松阳茶叶。
“五年前我开始转型做直播,以销售茶叶为主,去年最多一天卖了30多万元,今年日均销售也保持在3万元至5万元。”鲁林均说,做直播后,他的茶叶销售渠道拓展到了安徽、陕西、甘肃等地,运营的直播间也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岗位,有几个原本不敢上镜头的助播现在都开始主动学习直播技巧,每月收入也越来越可观。鲁记御香茶叶电商直播间还被评为了县级示范“共富工坊”。
据悉,像鲁林均经营的这种电商企业,在松阳有2100余家,从业人员超1万人。2024年,该县网络零售额达60.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