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文滔 通讯员 纪琳玲)4月15日,全省正式进入汛期。笔者从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我市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坚持“早谋划、快行动、强落实”,全方位织密防汛安全网,以“万全”的准备防止“万一”的发生,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屏障。
防汛物资在防汛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市组建专业抢险救援队伍322支(12255人),落实抢险物资3038个品种共计576万件,完成卫星电话保养维护2069部,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顶得上、用得了。
“汛前,全市聚焦11个重点领域69项检查要点,动态排查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零隐患’入汛。”市防指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市以省民生实事项目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全市173个乡镇(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全方位加强安全度汛准备,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已检查风险点位1.3万余处,发现问题隐患901处,已全部完成整改。
为有效提升乡村两级应急快反能力,我市创新“乡自为战、村自为战”的应急“小单元”体系建设,持续抓好乡级防汛防台自主应急响应工作制度、“333”乡村两级基层防御应对局地强降雨重点举措等贯彻落实,实现“1833”联合指挥体系上下衔接融合。同时,深化“吹哨人”奖励制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灾害防御预警工作,推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汛前多一分准备,汛期就多一分保障。”市防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汛期来临,全市各相关部门已严阵以待,将全力确保我市安全度汛。目前,全市已建成区域气象观测站730个,摸排重点防范村落1945个、影响人员38040人,累计培训群测群防员近1000人次,完成城区管道疏通6560米,积水点疏通改造4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