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教育周刊

知行相长焕新智 遂昌学子让知识“活”起来

  本报讯(记者 吕恺 通讯员 潘艳颖)“以前总觉得课本里的浮力公式很抽象,现在发现它们真的‘活’在水里了!”遂昌县金岸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梓烁蹲在水智苑池边,看着自己用泡沫箱改造的双层小船稳稳浮起时,忍不住挥拳欢呼。

  近日,金岸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水智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小船实验”活动,让校园核心景观水智苑再次成为实践教育的鲜活舞台——这座融合日晷等历史元素的水景池,既沉淀着百年老校的底蕴,又见证着新时代少年对科学的炽热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工程师”,用科学材料包与废弃塑料瓶、泡沫箱等资源设计创意小船。

  “废旧材料不是垃圾,它们是等待被发现的科学盲盒!”科学老师的动员令点燃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实验过程中,学生刘诗轩在第三次往船舱加砝码时遭遇沉船危机。事后,他在实验日志上写道:“正是这次失败,让我彻底懂了浮力与重力的平衡点。”池畔此起彼伏的争论声里,轻盈泡沫船的侧翻之谜、流线型船体的提速原理被逐一破解,课堂知识在涟漪中舒展成具象的科学图景。

  “日晷用影子丈量时间,这些孩子用创意丈量知识的边界。”副校长鲁育娥凝视池中竞逐的小船感慨,当矿泉水瓶船引发对流体力学、环保材料甚至工程美学的思考时,教育已悄然突破学科壁垒。

  作为“乐中益智,行中润德”教育理念的实践载体,金岸小学构建起贯通六年的育人体系:低年级“小小生命观察员”在农耕园栽种萝卜、青菜,用放大镜记录嫩芽破土而出的魅力;中高年级的“耕读节”,孩子们在泥泞的稻田里挥镰收割,将《悯农》的诗意淬炼成汗水中具象的敬畏;高年级的“校园工程师”则实现跨学科跃迁,在水智苑调试中探索环保设计与流体力学,用搭建桥梁模型解码结构力学密码。

  “知识不该困于黑板,而应在孩子手中‘活过来’。”校长王雪晶看着池畔忙碌的身影说,这场以“变废为宝”为核的科创实践,让塑料瓶、泡沫箱蜕变为科技与美学交融的“智舟”,更让协作精神与绿色理念如涟漪扩散。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14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7615.html 1 3 知行相长焕新智 遂昌学子让知识“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