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萌楠
方寸大天地,纹丝见功夫。每天下午,青田县梅昌强印钮工作室里的一盏盏小台灯便会亮起来,杨珊钰、麻王舜、胡立鑫等工作室成员手中的刻刀不停与案上的印钮进行无声的“交锋”。虽然精心雕琢出的祥龙、瑞兽等形态各异的石雕已经栩栩如生,但老师梅昌强还是会在一旁耐心指导,力扣细节,精益求精。
“像这样的雕刻工作往往都要持续到深夜凌晨,‘冷板凳’一坐就是十来个小时,做好这项技艺不仅需要天赋、刻苦,更要耐心、恒心。”梅昌强说,自己从事印钮雕刻已有二十余年,从入门学艺到如今成为工艺美术大师,最重要的秘诀便是用心。
在青田石雕中,印钮雕刻算是小众流派,专事印钮雕刻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梅昌强便是其中之一。印钮雕刻集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工艺之大成,小小一方印钮,囊括了雕刻、绘画艺术之精华。
生于1982年的梅昌强是浙江临安人,其家乡是著名的昌化鸡血石产地,这让他从小便对石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痴迷于印钮雕刻,在杭州师从柯正大师学艺,后又到福州拜潘惊石大师为师,还进中国美术学院绘画(雕塑)专业学习,几经碾转技艺大进。
2010年,因慕青田石“印石之祖”之名,在石友的推荐以及青田政府的吸引下,他离开福州来到青田,并将青田作为自己创业发展之地,这一晃便是十五年。
作为一名新青田人、新丽水人,梅昌强坦言,在这里,有政府对石雕人才的大力扶持,有浓厚的文化产业氛围,还有强大的石雕人才队伍,他可以心无旁骛安心创作和发展。
在工作室的展架上,陈列了一大批梅昌强的得意之作,这其中,多以独具特色的异兽钮雕为主。
一组以《山海经》异兽为主题的钮雕作品展现出梅昌强雕刻技艺的精髓,猼訑、犰狳、混沌等古兽形体细节精致,姿态栩栩如生,尽显灵动之态。“《山海经》异兽是少有人做的题材,之前可供参阅的资料不多,雕刻难度高,是吃力不讨好的尝试。但我很喜欢这个主题,神秘的异兽与古典的印钮非常契合。”梅昌强说,为此,他认真考据古籍查找文献,绘制图稿,再到遴选石材,敲坯定型,最后局部雕琢,细节刻画,一组十方的《山海经》主题印钮前后耗费三年多时间。
除了最后的成品,他还捧出厚厚一册画稿,这是他历年积累的资料,每页密密麻麻绘着图样,旁边还有注释解说,足见雕刻之外的功夫和积淀。
还有一组以龙生九子为主题的“九读”系列印钮也非常吸睛,囚牛、睚眦、嘲风等异兽高踞钮上,或盘绕、或蹲伏、或傲立,眼目如电,各具风采。梅昌强介绍,这组作品灵感源自“乾隆九读”时所用的九方印章,每一方都刻有石兽印钮,九钮各异,构思精巧,刀法浑圆古朴。梅昌强选此题材加以钻研,精刻出一组“九读”系列印钮,兼具隽雅与堂皇,功力不凡。首刻出的第一套“九读”系列印钮还被一位买家以70万元的价格收藏。
多年来,梅昌强不断精进自己技艺的同时,也不断在寻求突破。梅昌强介绍说:“目前,我正在创作一组十二生肖为主题的印钮作品,已经打磨出八个,还有四个迟迟未动刀,艺术创作有时候需要突然迸发的灵感,急功近利是做不好石雕的。去年,我探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的博物馆,在寻找灵感的同时,也沉淀自己。”
二十多年来,梅昌强创作的印钮作品曾获多项国家级、省级金奖,但他坦言,已经逐渐步入瓶颈期。“目前,我正探索通过跨界融合,在创作载体、形式上求新求变,将青田石雕与木器、石器、铁器和植物相融合,让这项传统技艺迎来新发展。”
除了不断提升自己,梅昌强也竭尽所能助力青田石雕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2011年,梅昌强无偿担任起了青田县石雕艺术学校的外聘教师,每周去上四到六节课,为学生们教授印钮雕刻技艺,至今已经辅导学生300多名,还有30多位优秀学子曾进入他的工作室工作。“许多同学学成之后自己独立踏入了石雕这个行业,发展得都很好,最近就有三位学生初评入选了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梅昌强说。
从初学技艺到桃李满园,梅昌强对石雕艺术的追求执着且坚定,如今已然成为青田石雕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这里有一大批同年龄段的石雕大师,经常相约喝咖啡、聊石雕,相互交流切磋技艺。青田县石雕艺术学校为石雕产业培养输送人才,年轻血液源源不断。青田县政府还设有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中心,为我们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梅昌强说,在这里,他看到了青田人对石雕的热情,更能看到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