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要闻

村里来了“行走的文学诗教课”

  本报记者 曾翠

  通讯员 林静 徐文翔

  AI时代为什么还要读诗,如何感受藏在古诗里的美学?不久前,云和县安溪畲族乡的雪梨文化展示中心迎来了一堂“行走的文学诗教课”。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小一姐姐”的带领下,40余组家庭以朗诵、手势舞等情景演绎的方式感受诗歌之美、文化之美。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身处什么时代,我们都能从诗歌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活动伊始,“小一姐姐”带领孩子们赏析诗歌之美,学习中华礼仪,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示范,让孩子们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在儿童诗歌朗诵表演环节,孩子们自信满满地走上台,用稚嫩而真挚的声音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有的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的表达了对家人朋友的爱,还有的展现了孩子们内心的奇思妙想。“这次云和之行很有收获,有幸聆听了这些小诗人的作品,他们的文学素养很好。这里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和民族风情,也为我一直以来从事的诗词传播事业注入了全新灵感。”“小一姐姐”说。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学国学古诗手势舞。孩子们随着音乐节奏灵动跳跃,跟着节拍体会韵律之美,在舞蹈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前我觉得古诗很难懂,通过这种文学诗教课的学习,发现原来古诗这么有意思。”前来参加的学生张睿汐说。

  近年来,安溪畲族乡致力于打造乡村品牌,黄处村作为儿童文学村,先后成立了多个儿童文学工作室,常态化开设各类课程、活动。安溪畲族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行走的文学诗教课”,是对当地文化建设的一次有力补充。接下来,该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乡村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08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7233.html 1 3 村里来了“行走的文学诗教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