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龙泉上垟镇借“竹”生财助农共富

  村民们在春笋收购点分拣春笋。 通讯员 邱文君 王亚成 摄

  本报讯(记者 柳永伟 通讯员 邱文君 王亚成 毛奕奕)连日来,龙泉市上垟镇泗源村迎来春笋采挖期。竹笋收购点内,农用三轮车、小型货车往来穿梭,满载而归的笋农们将一袋袋新鲜春笋卸下称重,经过分拣、剥壳、去根等初加工流程后,打包分装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是竹笋大年,笋产量相对较高,我们一天可采挖500余斤,村里有的大户一天可以采挖1000余斤!”泗源村村民叶晋友介绍,今年春笋收购价格维持在每斤1.1至1.3元,与往年同期相比要高一些,他家的几亩竹林预计收入可达8000元。

  上垟镇竹林资源丰富,有6.8万亩浩瀚“竹海”,被誉为“毛竹之乡”。而泗源片区黄泥土质孕育出的竹笋,因其细嫩的肉质、清甜的口感颇负盛名,吸引省内外客商竞相采购,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泗源村党支部书记易长福告诉记者,以当前每斤约1.3元的售价计算,今年春笋季,户均收入预计可达1.5万元。

  “这里的竹笋品质很好,在市场上很抢手,我一周前就来收购了,每天收购7万至10万斤,加工后发往上海、江苏、宁波、金华等地。”收购商季晓霞说,基本上每天要发五六辆冷链车,高峰期甚至有七八辆。

  据了解,为了提升竹笋产业的经济价值,泗源村借助浙江省“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援助,正实施建设“青垟农特产品交易市场”。该市场落成后预计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集中采购春笋和高山蔬菜,进一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此外,上垟镇积极探索竹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跨村联建+产业升级+精准服务”的共富模式。2022年,供建村竹材初加工点项目成功获得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计划和资金扶持,通过结对共建的方式,全力建设通天桥竹材初加工点“共富工坊”,搭建4个共富车间、6条流水线,为竹材精深加工企业供应优质初加工产品。

  该加工点规模化生产后,竹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毛竹原料价格从之前每吨500元上涨至每吨650余元。2024年,共加工毛竹2.2万吨,产值超2000万元,实现村民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竹产业发展“三提升”。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08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7213.html 1 3 龙泉上垟镇借“竹”生财助农共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