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王晶 通讯员 张春杰 沈飞)昨天上午,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澄和社区居民蓝金凤紧握社区网格员的手不停称赞:“上午反映的楼道乱堆放问题,不到两小时就解决了,现在办事真高效!”
作为景宁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澄和社区在承接丽景园民族工业园区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卫生治理难、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成长的烦恼”。
对此,这个容纳1000多户居民的“移民新村”,通过创新推行“网格微治”机制,探索出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澄和社区党委副书记、居监会主任严叶萍介绍,社区通过构建“群众点单—网格接单—社区派单—部门联动—网格善后”闭环管理机制,已形成“15分钟响应、2小时处置、24小时办结”的治理新速度,社区居民只需要通过电话、微信群就可以向网格员反映环境卫生等问题。截至3月底,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收到群众建议108件,清理卫生死角152处,办结率达100%。
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适老化改造补贴申请……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网格微治”的应用场景还在持续拓展,为居民提供更广泛的便民服务,让社区服务跑出“加速度”的同时,也释放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近年来,景宁立足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构建农村网格治理新体系,同时优化社区网格工作机制,创新社区网格队伍管理,凝聚社区网格治理合力,不断推动社区网格治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景宁社会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步将总结推广澄和社区基层治理经验,将“网格微治”纳入景宁“141”基层治理体系“工具箱”,通过数字赋能、机制创新,持续织密为民服务网络,让基层治理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加快打造社区网格治理山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