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天下

AI赋能降低创作门槛

——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观察

  “AI+视听”有哪些改变?AI介入,内容创作如何提速?作为我国网络视听行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之一,3月27日至29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近4500家机构参与,折射行业发展新趋势。

  “AI+”驱动行业多元共生

  在“AI+”驱动下,网络视听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转型,朝着多元共生的方向发展。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介绍,经过10余年的发展,网络视听行业在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的三重驱动下,逐渐形成了包含短视频、微短剧、网络直播等多种业态并存且相互交融的格局。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 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巩固。

  随着AI、虚拟制作、5G等技术的深度融合,网络视听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新技术的跃升,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手段。”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说,2024年,腾讯视频已有3个项目成功实现虚拟制作,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为艺术表达提供更大空间。未来,科技与内容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可能。

  技术与内容的碰撞将激荡出怎样的火花?以体育产业为例,在“AI+”驱动下,体育产业正经历一场智能革命。在“视听+体育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技术管理部总经理李琳说,“AI+体育”能打造出高清、沉浸、交互的全新体育赛事空间,让大家可以“身临其境”,给观众带来更丰富、多元的视听体验。

  AI赋能降低创作门槛

  随着网络视听行业向“数字生活基座”跃迁,视听行业全民创作时代已然开启。

  从江南水墨画到敦煌壁画,从古琴韵律到汉服纹样……大会期间,通过AI国风视频彩铃平台,大家可运用AI制作国风视频彩铃,在方寸之间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AI等新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内容制作的效率,助力内容创作加快破局。”在“内容创作破局力与生长力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邢春晓认为,随着开源AI工具和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普及,全民创作门槛在不断降低。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一的网民使用AI制作图片视频。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短视频创作者账号规模已达16.2亿,每日全国上线短视频数量突破1.3亿条。

  在“AIGC与大模型产业应用论坛”上,快手展示了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可灵AI。快手大模型产品和运营负责人李杨说,可灵AI具备从图像生成到视频生成的全流程能力,已经帮助不少中小商家以低门槛的方式制作视频素材。

  1905电影网将组织“AI视界新声”等活动进校园,为青年学子搭建学习前沿技术的平台;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将联合国内超千所高校,启动“AI智创彩铃专项计划”,提升高校学生运用AI的能力……大会期间发布的一系列“技术福利礼包”,将加速点燃全民创作风潮。

  多方协同应对“AI+视听”新风险

  随着AI深度融入内容创作、审核、分发的全流程,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存在虚假信息传播、版权归属模糊等新风险。从“拥抱AI”到“创造精彩”,行业正在加强协同合作,完善发展生态。

  在“AI智媒创新发展论坛”上,李琳建议,各方亟待协同合作,在标准共建、内容生态优化等领域深化探索,共同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乡村漫游直播、历史街区虚拟互动直播……在AI赋能下,网络直播迎来蓬勃发展,行业生态也面临优化升级。

  “AI、5G等技术形成融合创新矩阵,让网络直播经历从传播工具到数字生态的质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说,在技术赋能下,智能推荐算法要根植于文化价值观,虚拟场景构建要守住文化安全的底线,数字和技术的运用更应当建立伦理规范。

  在“网络直播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网络主播综合评价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围绕网络主播的职业信用、公共信用、直播合规等维度构成综合性评价体系。

  “硬标准、软约束双管齐下,有利于进一步校准方向,促进行业发展更规范、更专业。”魏党军说。

  新华社记者 董小红 袁秋岳

  (新华社成都3月28日电)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3-29 ——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观察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6719.html 1 3 AI赋能降低创作门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