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子涵
银发经济正以不可忽视的力量重塑消费市场版图。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老年人不再是传统印象中节衣缩食的群体,而是消费升级的“新势力”。他们的选择背后,既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映射出社会老龄化背景下产业转型的趋势。
退休后的张大爷将足迹从丽水周边延伸至新疆阿勒泰,赵阿姨每年至少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案例颠覆了老年旅游“低价走量”的刻板印象。旅行社负责人王燕告诉记者,如今的老年游客更看重安全、服务和个性化体验。摄影团、美食团、怀旧主题游等产品应运而生,折射出老年人对精神富足的渴求。与其说这是市场的升级,不如说是一场代际对话:子女通过支持父母旅行,传递着“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的温情。
汤阿姨在凤凰传奇演唱会挥舞荧光棒的身影,成为银发族拥抱文化消费的缩影。这种转变,互联网短视频的“情感教育”功不可没——那些子女带父母看演唱会的片段,通过算法悄然叩开老年人的心门。当《最炫民族风》响彻体育场时,汤阿姨不再是屏幕外的旁观者,而是与年轻人共享狂欢的参与者。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路径,揭示了数字时代的情感赋能: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代际共情的桥梁。
周爷爷家中的防滑地砖和智能手环,是适老化改造的微观写照。政府补贴与市场创新双轮驱动下,改造从“补救式”安全防护转向系统性生活品质提升。民政部门提出的“家庭养老床位”构想,更是将专业照护嵌入日常空间。这一切的背后,是对老年人独立生活的尊重——养老不再是“将就度日”,而是“讲究生活”。
丽水的实践印证,银发经济绝非简单的“老年人生意”,而是社会资源再分配与价值观重构的过程。老年人消费力的释放,既需要市场提供精准服务,也依赖政策引导与代际支持。事实上,老龄化社会并非负担,而是孕育新机遇的土壤——关键在于,消费市场能否以更开放的眼光,回应“夕阳红”的物质与精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