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AI赋能开启文化破圈新旅程

“看见”秀山丽水文化分享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曾翠)非遗技艺在跨界联动中能否找到更好的传承路径,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如何有效表达?3月22日下午,在丽水学院举行的“看见”秀山丽水文化分享会上,一场关于“AI赋能非遗的技艺共生与文化破圈”的头脑风暴激烈展开。

  来自国内外的文化及AI领域的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创意产业企业家,以及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的师生们,围绕主题共同探讨非遗技艺、青瓷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数字化赋能及国际化传播路径。

  “用先锋的表达方式‘翻译’非遗,用年轻人有兴趣互动的‘动态传承’迭代‘静态保护’至关重要。”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其峰认为,丽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宝贵的非遗技艺,AI技术的引入可以为非遗的数字化记录、传播与创新提供新的可能性,通过文化新IP的打造,实现大众的价值认同,让丽水非遗与市场“对话”、与世界“对话”。

  事实上,AI与丽水非遗的跨界融合案例,已然“出圈”。

  北京龙泉青瓷文化体验空间主理人王柳棋将龙泉青瓷非遗技艺与前沿AI技术融合的创新表达,亮相2025年米兰时装周,吸引了法拉利、菲拉格慕等国际品牌代表及全球时尚从业者的目光。她用AI软件设计的龙泉青瓷胸针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

  眼下她正推进“‘青予界’AI青瓷复兴计划”,将以龙泉青瓷为载体,融合数字技术,在北京打造一座“可沉浸、可体验、可创作、可消费”的文化综合体。王柳棋说:“我们希望通过AI赋能,让青瓷从‘文化遗产’转型为‘文化资产’,吸引年轻一代和国际友人‘看见’丽水的优秀文化,‘看见’中国的东方美学。”

  跨界融合在突破传统行业边界的过程中,为古老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

  最近,建筑师徐甜甜获2025年度沃尔夫奖建筑学奖,成为首位获得沃尔夫艺术类奖项的中国人,建筑师刘家琨获全球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将建筑学与丽水的在地文化进行融合,用建筑作品“看见”秀山丽水。当建筑成为历史文化的承载者、讲解者,在新旧界面的交互间连接过去和未来,便激发了村民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带动了产业发展继而活化乡村。

  “今年元宵节,我看到了300米长的龙灯,太震撼了!很激动地追了一路。”分享会上,来自罗马尼亚的丽水学院留学生陈信分享了他的“追龙”经历。今年“丽水祥龙闹元宵”舞龙灯彩巡游汇聚了来自丽水全市各地的10支非遗舞龙队伍组成千米长的龙灯阵容,吸引数万市民夹道相迎,超过110万名网友线上“围观”,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INS账号,也分享了这场“出圈”“出海”的文化盛事。这不仅是非遗技艺与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唤醒了人们的文化共鸣,还有效提升了城市吸引力。

  让非遗技艺、传统文化“走出陈列”,走入市场,走向世界,是当天分享会上大家的共识。国际奥艺委员会(瑞士)秘书长徐沅伸分享了以新媒体作品展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法国陶瓷艺术家、著名策展人Jérémie Thircuir认为,跨区域、跨时代的文化碰撞交融,更好玩接地气的互动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放大传播声量,做大市场盘子。

  分享会现场,深耕文创产业的企业家还与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的师生围绕“文化传承发展 产业创新破圈”进行交流互动。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出“看见”秀山丽水主题分享会,探索在国外举办分享活动,传播展示传统与时尚、古老与现代、青春与活力兼备的“秀山丽水”城市形象。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3-24 “看见”秀山丽水文化分享会举行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6322.html 1 3 AI赋能开启文化破圈新旅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