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孔伟 通讯员 黄文和 田江旭)破除陈规陋习,调解邻里纠纷,挖掘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模范事迹……近年来,丽水各地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纷纷通过成立道德评议会等方式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营造乡村文明和谐新风尚。
在莲都区黄畈村,每季度召开一次的道德评议会,总能吸引全村人的关注,很是热闹。
“我们的出发点是让村民参与村庄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里,实现矛盾有解决、观念有改变、风气有改善。”黄畈村相关负责人说。
自2016年开始,为探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黄畈村设立道德评议会,成员涵盖村里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老人会会长等德高望重、办事公道、说理能力强的人员。
推进建设广场、花园、绿地,推动垃圾分类和定期转运,倡导移风易俗……多年来,黄畈村一件件“民生小事”通过道德评议会加了速、提了质。“道德评议会成员不时来家串门,跟村民拉家常,引导大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如今大操大办的事少了、人情往来的压力小了。”提起道德评议会,不少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类似的场景,还发生在缙云县东方镇胪膛村。
近年来,为有效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胪膛村通过道德评议会这一模式,把村两委干部与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聊一聊、议一议、交交心,让移风易俗的观念在零距离接触中深入人心。
村民黄彩蕊是“丽水好人”,她经常以自身为例,在道德评议会上向群众分享参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创建等各种义务劳动的故事。实打实、看得见的身边事,让胪膛村村民可观可感,树新风、摒陋习、提升文明素质的倡议,也在润物细无声中蔚然成风。
“得益于道德评议会,村里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人人成了乡风文明新风尚的践行者、倡议员。”胪膛村相关负责人说。
常创文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