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经开区新闻

产业发展“因人出彩”

——经开区深入推进校企“共享人才”机制建设

  本报记者 黄晓俊

  通讯员 张琳 王妍桦 陈林慧

  走进浙江天特阀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序地忙碌着,一个个阀门零件则在机器臂的传送下进入各道加工工序。天特阀门负责人蔡成福介绍,在与丽水学院教授李善鹏团队的深度合作下,企业成功解决了截止阀不规则腔体设计难题,研发周期缩短30%,双方还联合培养技术骨干12人。他坦言,“共享人才”的加入,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让人才如同灵动的“活水”,在不同学校、企业间实现自由流动,丽水经开区聚焦发展实际,全力开展“政校企”多方联动,深入推进校企“共享人才”机制建设,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

  2022年,丽水学院教授张蕊华,双聘至丽水学院与经开区联合共建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基地”。作为高性能滚动功能部件产业技术与智能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张蕊华带领团队开展滚动直线导轨副关键技术、智能控制与装备自动化技术等项目研究。

  3年来,从建设研发创新平台到开展面向工业母机的应用示范再到推动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张蕊华团队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团队先后完成滑块滚珠装配全自动流水线、滑块包装流水线等10余台(套)设备研发,并将相关30多项发明专利“共享”给50多家企业使用,协同企业获批省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重点项目3个,带动经济效益3亿元以上,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加快教科人一体化发展

  “让企业技能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既是人才技能的‘出圈’,也是教育的‘破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更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经开区充分结合企业的资本、管理、平台实践等优势以及院校的教学、科技、人力等资源,通过“工匠—教师”角色转换,推动专业产业相互促进,提高培养“定制化”青年人才的质量。

  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磊受聘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产业教授,便是代表之一。目前,王磊已授课《车间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等课程,累计课时超过140节。此外,经开区还推动浙江晶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峰、浙江旺荣半导体有限公司设备总监徐良忠等一批优秀企业人才受聘为院校产业教授,加速高技能人才储备,更好实现以业聚才、以才兴业。

  实现技术创新“短平快”

  产业腾飞,技术先行。只有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的交流通道,才能让人才“活水”激荡技术创新“一池春水”。

  “我们的研发太需要人了!总部借调的人总是没多久就离开。”收到浙江容祺科技有限公司的“求助信”后,丽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共享人才”朱文耀教授主动请缨,带领技术团队入驻容祺科技的生产车间,利用博士创新站的人工智能团队,和容祺科技一道重点开展基于无人机航摄影像的AI识别分析及在现代农林业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最终,其研发的应急救援指挥无人机系统平台,让消防救援响应时间平均缩短30%,救援行动精准度提升40%,有效推动容祺科技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推广。

  打造生态合成革产业等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开设工程师学院、产业创新人才班,共建共享国家级实验室……在“共享人才”建设上,经开区展现了出色的灵活性。“如今,我们已拥有88位‘共享人才’,并且还在不断地充实这个智库。未来,我们也将充分利用各类人才项目、开展更多‘传帮带’活动,发挥人才潜力,推动产业发展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3-19 ——经开区深入推进校企“共享人才”机制建设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6081.html 1 3 产业发展“因人出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