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乡镇聚焦

莲都峰源:蟾蜍养殖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春寒未退,万物已悄然复苏。近日,位于莲都区峰源乡的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传来喜讯,基地内1000对中华大蟾蜍开始进入“恋爱季”,在仿野生的生态池里挑选着自己中意的“伴侣”。这场自然界的“相亲大会”不仅让基地充满了生机,也为峰源乡立足生态优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基地里,河北大学冯圣此教授介绍,中华大蟾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仿野生养殖需要优质的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峰源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中华大蟾蜍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这1000对蟾蜍自去年10月引进以来,在高山原生态山水的滋养下,生长状况良好,目前已经达到了性成熟的阶段。

  “经过标准化、仿野生的养殖手段,每一只蟾蜍都能在最佳状态下完成繁殖任务。看着它们‘谈恋爱’,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项目负责人武祥站在养殖池边笑着说。

  蟾蜍的繁殖对于整个养殖产业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后续蟾蜍种群的数量及蟾酥、蟾衣等相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些名贵药材的市场价每公斤高达数万元,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治疗等领域。武祥算起了账:“我们非常期待这批蟾蜍的繁殖成果,每对蟾蜍能产出3000—5000枚卵,预计至少将产生600余万元的收益。”

  基地建设,不仅会带来村集体收入增加,也为村民提供了岗位和收入。村里的叶大姐就是基地管理员之一,“我在这里每天喂食、铲土、装防护网,一天能挣130元,下班了还能兼顾家里。”叶大姐笑着说。

  据悉,未来峰源乡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将推广“林下经济+仿野生养殖”模式,继续加强养殖管理,并积极推进“珍稀濒危名贵药材替代研究中心”“中华大蟾蜍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计划明年通过浙江省药监局的GAP延伸检查,并建立中华大蟾蜍养殖从种苗到加工全过程的系列标准,为生态保护和共同富裕融合发展探索高山实践道路。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3-18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6024.html 1 3 莲都峰源:蟾蜍养殖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