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要闻

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年2月25日在丽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 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省高院正确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丽水的重要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围绕服务保障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奋斗实干、担当争先,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奋楫力行“丽水之干”,促推理念能力双提升、公正效率双优化

  市委高度重视法院工作,把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党委领导执行终本案件出清机制等工作写入市委全会决定,为推进新时代丽水法院工作现代化指引正确方向、提供政治保障。在市委领导下,成功承办“全省深化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 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现场会,丽水党委领导执行破难工作经验获全省推广。市人大常委会寓支持于监督,出台《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升司法公正感受度的决定》,为推进执行工作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会同市法院召开府院联席会议,持续推进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合力推动更高水平的法治丽水建设。市政协对共享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在深化民主监督中凝聚法治共识。

  全市法院乘势而上、聚势而为,牢牢把握党的绝对领导是司法审判事业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根本方式,把老百姓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审判执行工作的根本标准,聚力政治建设、主责主业、公正效率、干净干事,不断彰显司法的政治性、公正性和廉洁性,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2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47万件、办结5.17万件。同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受理案件数增幅全省最小,推动大量纠纷在立案前低成本、实质性化解。全市法院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均优于省高院确定的合理区间,13个案件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5个案件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涌现省级以上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22名。

  二、聚焦服务中心大局,以更高站位推进平安法治建设

  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153件,判处罪犯4693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审结黑恶犯罪案件5件29人,坚定不移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26件163人,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23件62人。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电诈犯罪,审结涉缅北等跨境电诈案件80件175人。坚决惩治腐败,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64件77人,其中原为县处级8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判处缓刑2144人、免予刑事处罚4人,对491名服刑人员依法裁定减刑、假释。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深入开展风险排查,实质性化解信访积案42件。

  营造优良统一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树立“每一个案件都是营商环境”理念,依法办理涉企案件10177件74.8亿元。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审结金融借款合同、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8560件28.13亿元。服务保障华侨要素回流工程,联合市贸促会等单位健全涉外涉侨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提升多元解纷实效,审结涉外涉侨案件732件。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以法治“最优解”直面企业和企业家“最急需”,审结破产案件147件、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195件,化解债务8.87亿元。

  营造活力迸发创新环境。践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738件。市法院审结涉“一件代发”知识产权侵权系列案,入选全省首届巾帼法助营商十大案例。发挥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优势,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级审理涉木玩行业商标侵权案件,推动实质性化解类案。深化全国首个人才科技保障法庭建设,助力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强“丽水山耕”等区域公用品牌的平等保护、精准服务,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营造和谐共生生态环境。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秀山丽水”美好生态,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418件,其中环境公益诉讼案件61件。聚力打造生态保护和修复司法范本,制定《服务保障新时代美丽丽水建设的实施意见》,联合市检察院制定《关于在环境资源案件中探索适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的工作意见(试行)》。全市法院累计在15件环境资源案件中量化受损生态价值719万元;联合相关部门设立松阳“植物大熊猫—东方水韭”等生态司法保护(修复)基地48个。

  营造良法善治法治环境。坚持监督、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和支持、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机统一,审结一审行政案件426件。深化府院信息互通机制,共同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发送行政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22份,助力源头规范行政行为。开展以庭代训、同堂培训530余人次,一体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

  三、深入践行“如我在诉”,以更实举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全心全意优化司法服务。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坚决保障当事人诉权。深化诉讼服务“一站式”建设,支持当事人在线立案28622件。严格落实“有信必复”,汇集并反馈各类咨询和意见建议1.8万余条。全市推广“涉侨解纷在线”应用,实现跨境诉讼、文书公证、外文翻译等集约化供给,提供线上服务6000余次。为经济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30.1万元,努力做到不使有诉求的群众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向124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281.74万元,有效发挥司法救助“托底”功能。

  用心用情守护民生福祉。坚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以“小家”和睦维护“大家”和谐,审结家事案件3370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6份、家庭教育指导令147份。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建立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回访机制,联合妇联等部门开展家庭回访458次。紧盯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006件,帮助劳动者追回报酬2866万元。聚焦保交房、稳民生,开展房地产领域纠纷态势调研,妥善处理涉房地产案件1504件。坚决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审结涉军案件5件,为军属解忧、让军人安心。

  入法入理倡导崇法尚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司法裁判明是非、辨黑白、定曲直作用,以法治理念引领社会风尚,以司法力量引导向上向善,市法院获评全省法院系统唯一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市法院依法对在缓刑考验期间勇救落水儿童的郑某裁定减刑,弘扬见义勇为正能量。莲都法院判令某住户拆除可摄录存储对门邻居进出时屋内情况的智能门锁,依法平衡智能家居产品使用和隐私保护关系。龙泉法院依法对滥用平台赔付规则的“羊毛党”追究刑事责任,划出“不义之财不可取”的底线。缙云法院审结胡某“抄近道”翻越护栏摔伤案,判决小区管理者无责,让自甘风险者自负其责。遂昌法院依法对捏造谣言、营销炒作严重侵犯他人名誉的诽谤者定罪判刑;依法判决组织网民谩骂、侮辱某网红的侵权人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为受害者撑腰,让网暴者付出代价。

  加力加速兑现胜诉权益。深入贯彻全市整体解决执行难工作推进会精神,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统筹推进“执行难”案件实质化解、“执行不能”案件有序退出。全市法院办结首次执行案件1.5万件、执行到位13.16亿元,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9.48个百分点;出清执行终本案件1.05万件、执行到位10.55亿元。强化强制执行刚性,司法拘留460人次,判处拒执罪144件163人。提升善意文明执行温度,依法采取“活扣”“活封”、修复信用措施2911次。

  四、牢牢把握守正创新,以更大力度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促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助推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共享法庭建设,指导诉前成功调解纠纷1.93万件。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全市人民法庭化解各类纠纷1.05万件,78.81%的纠纷通过调解等方式在判决前实质性化解。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发出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31件,促推“审理一案、治理一片”。

  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深化司法领域当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执法办案“多元解、快效率、好质量、省程序”。坚持不搞造词创新、不设过度考评、不开无用之会、不可脱离群众,在减负与增效相统一中让法官集中精力办好案。建立健全审限预警和“临限管理”机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优于全省均值5天。建立分层分类质效数据会商机制,严防为“数据好看”而让群众“事情难办”。全市法院93.7%的案件在一审判决后服判息诉。

  深化审判机制现代化。完善审判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细化落实阅核制度,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纳入“四类案件”数字监管1342件。建立院庭长办案详情通报制度,院庭长办结案件30010件,占结案总数57.99%。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制度,建立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剖析机制,总结审判经验、提升业务素能。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机制,以评促改提升案件质量。健全打击虚假诉讼和扰乱诉讼秩序行为机制,加大识别、惩治力度,拘留、罚款115人次,追究刑事责任7人。

  五、做深做实严管厚爱,以更严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坚持以政治建设筑忠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根植于心、见之于行。认真接受市委巡察,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意识推进问题整改。坚持“抓好党建促业务、围绕业务抓党建”主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提升“政治三力”。开展“如我在诉、定分止争”主题宣讲,组织全员政治轮训和全覆盖的谈心谈话,引导干警坚定法治自信,争做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的人民法官。

  坚持以业务建设强能力。建立全市法院条线片区业务交流机制,开展以会代训17次,在互学互鉴中提升整体业务素质。坚持理论研究与审判实践互融共促,市法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等申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司法裁判研究》课题,获最高法院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立项;全市法院6篇学术论文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六届学术讨论会上获奖,数量全省第一,取得历史最佳成绩。

  坚持以职业道德建设塑廉洁。开展“奋斗实干 担当争先”办案质效比拼活动,制作并组织观看《丽水法院典型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片》,引导广大干警用真心、诚心和职业良知办好每一个案件。开展内审监督和案款管理监督,填补管理漏洞,防范廉政风险,并把“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教育干警自觉用职业道德作约束,努力营造与丽水绿水青山自然生态相得益彰的司法生态。

  六、持续深化司法公信,以更强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决贯彻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主动向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认真办理市政协委员提案。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座谈、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1367人次,努力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的具体举措。

  依法接受纪检监察和检察监督。支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市法院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能。支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邀请市、县两级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37次,认真办理检察建议,审结抗诉案件21件,依法改判11件,共促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聘任来自各领域的21名代表为特约监督员,畅通意见建议收集、反馈渠道,让司法更加体现民声民意。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有效监督司法,落实随机抽选、实质参审,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2769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凝聚激发奋发有为、实干奋进的精神意志,同心同向同力,争优争先争效,把公平正义的追求记录在厚厚的案卷中,把司法为民的情怀镌刻在庄严的法庭上,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中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使命担当。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是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市监委依法监督,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支持,政法各单位支持配合,代表委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法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面对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司法理念和能力还一定程度存在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还需不断提升。二是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有的案件处理还存在质量不高、效率不快、效果不佳等问题,公正司法、定分止争还需进一步做实。三是面对法院现代化建设的更高要求,专家型审判人才培养还要加大力度,审判权、执行权监督制约机制还需持续完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予以解决。

  202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我市落实“迈好三大步、实现三个新”奋斗目标迈好“第一大步”的关键之年。全市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丽水的重要嘱托,紧扣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聚焦市委“一个历史使命、三大战略任务”,聚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三年突破行动,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奋楫力行“丽水之干”,奋斗实干、担当争先,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持续深化“四项建设”,做深做实“四个聚力”,促推理念能力双提升、公正效率双优化,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法院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公正感受度,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法院力量。

  一是在聚力政治建设上见高度,彰显对党绝对忠诚新境界。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用心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一体推进平安法治丽水建设。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积极主动接受监督,持续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二是在聚力主责主业上见力度,展现服务跨越发展新担当。坚持以公正高效廉洁司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以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破产审判和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助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放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司法应用机制效用,助力打造绿色发展标杆地、秀山丽水活力城。坚持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并重,深化府院良性互动,强化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统筹推进人民法庭和共享法庭建设,不断优化基层司法服务供给,厚植老区共富的法治成色。

  三是在聚力公正效率上见温度,书写司法为民实践新篇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如我在诉”意识,努力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实定分止争。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妥善审理涉婚姻、住房、医疗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案件,加大对老人、妇女和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依法服务保障发展新就业形态。认真落实市“两办”《关于全面深化“终本出清”整体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的通知》,擦亮执行破难“丽水品牌”。

  四是在聚力干净干事上见深度,树立过硬法院铁军新形象。坚持干字当头,狠抓“九分落实”,坚决做到“六带头六杜绝”。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做实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认真抓实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高素质法院人才培养和使用,一体推进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着力打造以“干警人人善为、群众案案有感、纠纷事事优解、浙丽处处尚法”为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法院。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高院的有力指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3-18 2025年2月25日在丽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6015.html 1 3 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