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孔伟 通讯员 孙晋华 邓颂之)近年来,我市多地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基层治理与移风易俗有机结合,有效破解陈规陋习,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解决裸露线路,修复花坛、栏杆,增设石椅……缙云县五云街道风景山社区积极探索构建在职党员进社区积分体系和居民积分体系,根据居民“需求清单”,精心策划一系列志愿活动和服务项目。在职党员和社区居民结合自身特长,线上自愿认领服务项目后,主动到社区报到,并按时按需完成任务,即可获取相应积分,兑换物品或服务。
自2022年“积分制”实施以来,风景山社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60场,参与4364人次,兑换积分36026分。
“只要社区有活动,我就来。”69岁的章阿姨家住风景山社区,这两年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结交了不少朋友,还被评选为最美社区志愿者。
今年以来,青田县鹤城街道通过“积分制”开展移风易俗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利用“积分超市”等文明实践载体,引导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在圩仁村文化礼堂,志愿者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圩仁村“积分制”管理模式的积分任务、积分兑换方案、积分公示制度等,激励更多村民参与到村庄志愿服务活动中“赚”积分、换礼品。
“积分超市的形式特别好,大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劲头更足了。”圩仁村村民王阿姨说。
在宝幢社区,社区党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党员们不仅积极参与“积分制”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还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参与社区活动,以实际行动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热情。
“小积分”撬动“大文明”,“积分制”的深入探索应用,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图景,在处州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