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瓯江特刊

老旧厂房的“华丽转身”

  首席记者 陈炜芬

  城市更新,区域蝶变。

  昔日的老旧厂房破茧重生,成为城市更新的文化符号——文昌里1950文化创意产业园,既有厚重历史感又有活力新风尚,“有得看、有得转、有得吃、有得玩”,是本地人遛弯、拍照的好去处。

  当然,老厂房没有消失,而是成为新的建筑骨架,以文艺为包装,以创新唤醒旧时光,重新出发。新与旧的对话,让昔日机械轰鸣的厂房重现青春,变得文艺而时尚。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改造升级后,这里再次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围绕构建城市生活美学新场景、艺术大咖聚集地、青年创业新平台,园区变身为孕育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载体,引才、留才、聚才。

  是风景,更是场景。

  珍草堂主理人曲文峰眼里,文昌里总是给人造就从无到有的惊喜;

  摄影师徐煜琛的镜头里,文昌里很安静,别有洞天;

  音乐制作人陈智强说,文昌里的声音,最动听;

  ……

  多元丰富的消费业态,耳目一新的艺术活动,共同维持着文昌里的烟火气,构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场域。各种业态以老旧厂房为底,用独特的输出方式,各自为战又相辅相成。它们不强调“整体性”的风格,而是通过内容的丰富性打出形式各异的精彩牌。一道美食、一段视频、一场音乐会,都可能激发一场说走就走的“文昌里之行”。游客和消费者愿意为这份“内容”买单,或许正是工业遗址再生的一个重要方向。

  不只是文昌里,这些年,丽水各地不少“沉睡”的老旧厂房,也正在通过功能创新、空间重组、业态植入等手段,向公共休闲空间、创意产业园、特色街区等多元方向转变,实现“重生”。那些时代的烙印和文明的肌理,在当代丽水人的巧思下,被赋予新的使命:发挥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景观,成为新的打卡地,“做城市记忆的守护者,也当文化创新的推动者”。

  老厂房的“重生”,是对文化创新与城市发展的积极探索。当历史的触感不断明晰,城市的内涵也在蜕变中升华。文化创意产业为老厂房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城市记忆得以激活,生活之美得以体味。

  背靠曾经的辉煌,面向未来的生机。文昌里,未来可期。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3-07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5384.html 1 3 老旧厂房的“华丽转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