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岘闻
我是派驻在青田县腊口镇的市级文化特派员,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腊口镇一带,同样把春节俗称“过年”。每年的农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即春节。它以除旧布新、喜庆丰收、合家团聚、拜天地祭祖迎神、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要活动内容。
腊口古称“拦口”,因地处瓯江大溪段拐弯处而得名,随当地方言谐音演变而来,镇区位于青田县西北部,是青田县西北部的门户,离丽水市莲都区9公里,辖内瓯江水道、金丽温铁路、高铁穿镇而过。腊口镇是青田县三个省级中心镇之一,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8家,其中规上企业9家。因此,有云南、贵州、河南等地到腊口务工的“新腊口人”,留在本地“过年”,他们带来了各地的“年味”,为腊口镇一带的年俗添色。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一过,腊口镇的各村村民按照习俗,就开始准备年货,到村民自行组织的集市上采购鸡、鸭、猪头、猪脚等食材。拿到家后,村民们习惯用清澈的山泉水细致地清洗腌制酱鸭、猪头、猪脚、五花肉、小鸡腿等食材。在腊口的各个村,腊味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这些腊味食材腌上一天一夜,腌入味就可以在竹竿架上晾晒了。在阳光的照晒下,味道变得更加独特,各种腊味显现出家的味道,品出年的味道。
过年时做年糕和糖糕是南方农耕地区百姓较为传统的习俗。腊口镇各村的习俗也跟其他乡村一样,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或者是过农历小年夜即拜祭灶神爷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做年糕、糖糕、豆腐泡、山粉饺等等。这些都是腊口镇各村少不了的年味。
腊口镇各村的习俗,到了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夜后,村民会主动找村上会点书法的老先生写春联、贴春联。每逢春节,腊口镇一些村落的村民会自己动手写春联,给自己和朋友们送去新春的祝福。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腊口镇各村的村民同样纷纷外出或出国经商、务工,有的村民春节只能在异乡过,而有的村民只能在除夕那天才能赶回家。一家人就等着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一起吃一年一次的年夜饭,守岁!到除夕夜子时一过,村落才渐渐地安静下来,意味着新的一年到来。
腊口镇一带的各个村落,同样把正月过得有声有色。不论是古时,还是现时,腊口镇一带的村民,初一是绝对不外出做农事和走亲访友的,对于初一不论做什么事都是有禁忌的。初二始,各家各户纷纷开始走亲访友,或者开始外出做农事等。到元宵节,村民组成板龙队,沿村表演,为村民驱邪。腊口镇的石帆板龙非常有名,石帆板龙始于清朝康熙年间,传承已有300余年,板龙分头、身、尾三部分,全长可达300米,舞动时需要200多位青壮年同时发力。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是龙头,需要板龙匠人半个多月才能手工制作完成。作为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帆板龙曾多年受邀到县城表演,并在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暨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上获得“大型龙狮艺术”银奖的殊荣。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夜子时一过,一年新年才算“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