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瓯江特刊

  来一趟骑行祈福之旅

  “登高祈福”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寓意“新年登高、节节攀升”。大年初一清晨,阳光刚刚洒下,骑行爱好者过律便踏上了他的祈福之旅。他选择以骑行这一环保的方式登顶丽水白云山,从山脚出发,直奔白云寺。与春节期间因游客出行而常常堵塞的交通相比,骑行不仅让他避开了繁忙的道路,也让他尽情感受沿途的自然风光。与节日期间的车流和人潮相比,骑行带来的乐趣与自在令他更贴近生活的脉动。凭着熟练的骑行技术与良好的体能状态,过律不到半小时便成功抵达山顶,站在高处,全城风貌尽收眼底。在这趟骑行中,他以一种独特而宁静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感受着节日的深意与内心的宁静。

  看一场春节档电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新年俗”悄然兴起。影院观影,已成为许多家庭在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成为节日庆祝的新形式,融入了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内涵。大年初三,市民汤女士带着孩子前往丽水万地国际影城,共赴一场光影之约。进入影院的那一刻,热闹的氛围让她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宣传海报上《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哪吒、敖丙等角色的立牌吸引着小朋友们驻足合影,兴奋的笑容映衬着节日的喜庆。每年春节,汤女士都会和家人一起走进影院。影院里热烈的氛围与精彩的电影,赋予了春节独特的“节日感”,使这个传统节日更具现代气息。特别是在今年的春节档,随着国产电影的蓬勃发展,《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带给观众震撼的视听享受,更通过其精良的制作与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传递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春节这个象征团圆的时刻,电影为家庭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和感受,成为亲友间共享欢乐时光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档电影的流行不仅是当代消费模式的体现,也是新时代背景下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崭新路径——电影成为链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成为每个家庭共享欢乐、传递情感的重要媒介。

  非遗剪纸绽放新春光彩

  大年初二,缙云仙都风景区的新春集市热闹非凡。缙云剪纸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夏英安坐在摊位前,双手持剪,精准而灵动地穿梭在红纸上。随着剪刀的起伏,一个栩栩如生的图案便跃然眼前。目睹全程的几位外国游客啧啧称奇,争相上前与刘夏英合影留念,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刘夏英微笑着说,剪纸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呈现传统文化的直观窗口,每一张剪纸,都是对历史的追溯,是艺术与情感的融合。她想通过展示与创作,让更多中外游客在新春佳节里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在她的手中,剪纸不仅是精美的装饰,更是一种对过去的传承与对未来的传递,她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理解并喜爱这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馈赠。

  快门声中定格团圆幸福

  过年拍一张全家福,用影像定格团圆,是许多家庭共同的“春节仪式感”。除夕夜,云和的胡付军一家围坐在客厅里,拍摄一张全家福。温暖的灯光洒在每一张笑脸上,长辈端坐在沙发中央,孩子们或依偎在侧,或嬉笑着站在身后,纷纷比出剪刀手等俏皮的姿势。那一刻,欢乐在彼此的眼神中流转,光影在快门按下的瞬间凝固,化作岁月的剪影,成为家庭记忆的一部分。镜头的意义不仅是捕捉画面,更是封存情感。胡付军深知,每年这张全家福,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种见证——它承载着时间的更迭,见证着家庭的成长,也承载着一家人对新年的期许。年复一年,生活的轨迹或许会改变,家人的身影或许会增添或缺席,但这张全家福始终在那里,像一根细腻而坚韧的纽带,将一家人的情感紧紧缠绕在一起。摄影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影像本身,它更是一种回望、一种铭记,亦是一种无声的告白——愿团圆常在,岁岁安然。

  沉浸式体验畲乡民俗

  春节假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乡古城 公主巡游”春节特辑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小城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游客叶美琴带着家人专程赶来,只为在这座畲族风情浓郁的古城里捕捉不同于城市烟火的年味。从鼓乐迎宾的铿锵节奏,到竹舞踏青的轻盈韵律,从篝火狂欢的炽热热情,到花灯夜游的温润光影,整座城仿佛化作一座流动的舞台。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欢腾的节庆元素与民族文化的厚重底蕴彼此交融,让人们在欢笑声中感知畲族独特的庆典方式。春节是关于团圆的时刻,但团圆不仅是围坐在饭桌前,更可以是一次共同的旅行,一次对新鲜文化的探索,一次超越日常的体验。在现代生活高速运转的轨道之外,这样的体验为新年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它不仅属于当下,也将成为未来回望时,一段难以冲淡的记忆。

  在博物馆邂逅敦煌文化

  大年初七,阳光明媚,丽水市博物馆迎来了一群参观者。展厅之中,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正悄然展开——“丝路致远 大道敦煌——古沙州的寻梦之旅”展览,让遥远的敦煌在这一刻触手可及。市民申志丹带着11岁的双胞胎儿子漫步于展馆之中,仔细观察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珍贵文物。从壁画拓片到丝绸残片,从写经残卷到陶俑石雕,敦煌的壮丽过往在这些斑驳遗存中被重新点亮。孩子们满脸好奇,时而凑近展柜细细打量,时而低声交流,试图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拼凑起千年前的画卷。而申志丹则不时俯下身,向儿子们讲述敦煌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东西文化交汇的节点,如何承载起无数僧侣、商旅的往来足迹,又如何在黄沙漫漫中留下不朽的文明印记。对父子三人而言,这次参观不只是一次亲子之间的深度对话,更是一次对历史的追寻。博物馆,从来不只是收藏文物的场所,它更是时间的折叠,让人们得以在此相遇过去,思索未来。而新年伊始,一场关于敦煌的文化巡礼,或许正是最好的启程。

  播下一颗求知的种子

  春节假期,市民叶珊珊一家来到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江西省科技馆,开启一场关于科学与未知的探索之旅。孩子的目光首先被一台互动设备吸引住了——“我的骨骼”装置屏幕上,蓝色的骨骼影像清晰可见,精准捕捉着每一个动作的变化。孩子站在设备前,先是小心翼翼地抬起手臂,紧接着,挥手、踢腿、转身……随着动作幅度不断加大,屏幕中的骨骼也随之灵活“舞动”,每一个反馈都带来新的惊喜。此刻,科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变得触手可及,充满趣味。叶珊珊说,也许若干年后,当孩子在课堂上学习人体构造,或是面对更复杂的科学命题时,仍会想起这个春节里,那一抹幽蓝的骨骼影像,以及最初那份对生命运作方式的惊叹。

  一次难忘的春节之旅

  今年春节,市民朱欣一家四口选择以旅游的方式度过假期。他们选择前往广州,漫步于这座繁华且充满魅力的大都市。华灯初上,夜幕低垂,广州塔的灯光闪烁,映照着塔下的花海。一家四口站在花丛前笑对镜头,定格这一刻的欢愉与温馨。“以往的春节总是在走亲访友中度过,今年我们想给自己和孩子一个不同的体验。”朱欣笑着说,一家人在广州参与了热闹非凡的庙会和灯展,孩子们在璀璨的灯光中奔跑、欢笑,每个人都以新的方式去感知彼此,也去感知岁月的温柔。而这场旅行,也将在未来的回忆中化作一段鲜明且深情的篇章,细水长流,永不褪色。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2-07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325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