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天下

为乡村振兴注入“双百”智慧

  (上接第一版)

  去年以来,形式丰富的科技帮扶活动在丽水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龙泉市组织“双百”送服务活动多达82次,专家们深入到各个村落,为农户们带去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缙云县发放农业生产种植管理、农产品安全、老年健康知识等资料3100余份,为农户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指导;遂昌县开展技术培训活动30余次,累计培训2860余人次,通过系统的培训,让农户们掌握了更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方法。

  在老科技专家团的悉心指导和贴心帮扶下,全市各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众多产业的效益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云和县“双百”老科技专家团通过对村民开展雪梨抚育技术培训,使得雪梨种植面积新增近4000亩,雪梨平均亩产达到2000斤以上,苏坑梨园亩产更是高达6000斤以上,为果农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松阳县“双百”老科技专家团积极指导茶农合理使用生物菌肥和商品有机肥,成功实现茶叶亩均减少化肥使用量约20%,同时促进茶叶产量增产15%,不仅提升了茶叶品质,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松阳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莲都区“双百”老科技专家团全力以赴重振塔下、小木溪等枇杷老区,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和种植技术指导工作,如今白枇杷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项目助产:化身共富路上的“规划师”

  乡村发展不仅是解决“点”上的问题,更需要在“面”上做好引导和规划。

  “我们村有着‘缙云烧饼第一村’之称,在外从事烧饼行业的有300多人,众多村民外出打拼致富,但也间接导致了村里产业发展缺乏活力。”缙云县东方镇岱石村党支部书记樊海强介绍,立足当地实际,结对的老科技专家郑建强多次来实地考察。

  “岱石村可以做的文章其实还有很多,尤其是在怎么增加经营性收入方面。”在郑建强的建议下,一方面,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引进285亩的生猪养殖项目,建起了800立方米的冷库,另一方面,依托原有的板栗等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0余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120余万元,还被评为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

  “双百”活动开展以来,老科技专家团围绕乡村主导产业,主动投身“共富工坊”建设,以农业、林业等部门项目建设为导向开展科技帮扶、技术指导,通过推动项目建设进度、合理规划项目资金使用分配,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龙泉,老科技专家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水稻再生利用技术研究推广,在品种选择、播种时间、促芽肥使用、头季稻收割、留稻桩高度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撑,助力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去年11月,查田镇下堡村种粮大户陈正华350亩再生稻示范基地的2.55亩高产田,经测产验收再生季亩产高达914斤。

  在松阳,老科技专家依托双童积雪家庭农场,探索出茶榧生态立体种植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有力地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增加了农村就业岗位,平均每户劳务收入增加1万多元。

  青田县老茶树家庭农场在老科技专家的贴心帮扶下,创新推出茶园有“鸡”生态循环模式,建成了生态智慧茶园茶叶采摘体验区,并设置了农产品知识科普教育培训中心,引导周边茶农向特色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遂昌县林业老科技专家主动融入香榧全产业共富链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在实现香榧产业一二三产多产融合,打造遂昌香榧“万亩亿元”产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蓝相继:争做青少年的“引航灯塔”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青年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老科技专家们深知这一点,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青年群体,在经验上“传”、业务上“帮”、工作上“带”,为新农人成长指路引航。

  松阳县“90后”女大学生、退役军人张雅静便是其中之一。2016年,张雅静返乡创办土鸡生态养殖场,但初期由于养殖技术不足,土鸡病死现象频发,损失极为惨重。就在她陷入困境之时,“双百”老科技专家主动伸出援手,为她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从鸡舍的搭建、疫苗的接种,到饲料的搭配、疾病的防控,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帮。在老科技专家们的精心扶持下,张雅静不仅逐渐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实现了个人创业致富,还引领周边群众共同踏上增收之路,荣获中国关工委“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

  像张雅静这样在“双百”老科技专家帮扶下成长起来的农村 “双带”青年还有很多,其中共有4位“双百”活动结对青年荣获中国关工委“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称号。

  不仅如此,老科技专家们还非常关注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主动融入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

  在青田县,“科普大篷车”如同一辆装满知识宝藏的列车,驶进了海溪乡、海口镇、祯埠乡、高市乡等乡镇中小学。老科技专家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实验讲解科学的奥秘,并赠送了1400余本科普教育书籍。遂昌县“双百”老科技专家助力打造青少年中药材科普教育基地,亲自指导金竹小学学生们种植中药材,在实践中学习中药材的知识和种植技术,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

  “在‘双百’活动中,老科技专家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五老’精神,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诸多荣誉。在前不久召开的纪念全省关工委成立35周年会议上,丽水市直‘双百’活动老科技专家团荣获‘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何建清、王庚寅、张建章、林通章、胡子光、吴世新等6名老科技专家被授予‘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三服务、三联动、三提升’工作机制,支持老专家们继续发挥好余热,为乡村振兴共富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1-20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2657.html 1 3 为乡村振兴注入“双百”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