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金融

“拥抱波动”或成2025年 银行理财市场主线

  岁末年初,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一波新行情,从收益率出现小幅上浮到免费发放体验金,花式营销揽客再现银行理财市场。

  《金融时报》记者走访北京的部分银行网点发现,近期银行理财收益率确实比平时有一定的上浮,但上浮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大部分理财经理的推荐产品还是以稳健为主。

  展望2025年,投资者面对各类理财产品该作何选择?理财机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该如何应对?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基于监管政策、行业因素、居民偏好、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四个因素,预计2025年银行理财规模将增长15%,至35万亿元。国信证券银行团队认为,2025年,现金类理财有可能持续收缩,多资产想象空间较大。银行理财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增加到32万亿元至33万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拥抱波动”或成为银行理财市场2025年的发展主线。

  “岁末年初行情”再现

  “岁末年初,包括3个月、半年在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比平时略高一点,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其实能够给到客户的收益区间不会太大。”北京地区某国有大行网点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不论是去年末的理财产品,还是今年的开门红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会有一定的上浮,但上浮空间有限。

  记者从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了解到,一些银行在主推债权类产品。“现在有底层资产是投资银行同业存单的指数基金,风险等级为R2,跟踪同业存单的指数,波动会小一点。最短封闭期是7天,7天之后可以赎回,目前年化收益率2.4%左右。”该行理财经理表示。

  此外,记者发现,理财产品营销再出新招。去年12月,招商银行推出“朝朝宝48888元1天体验金”活动,招商银行一类户、面核二类户可领取相应体验金,在有效期内模拟体验朝朝宝理财产品。

  除招商银行外,网商银行、平安银行也曾上线理财产品体验金活动。根据网商银行的稳利宝体验金活动规则,稳利宝体验金免费发放,先试后买,通过模拟体验的方式,让客户充分了解稳利宝产品从申购到发放收益等过程,用户可以享受稳利宝体验金产生的收益,可以用这部分收益继续申购稳利宝产品。

  “通过体验金活动,银行能够吸引客户试用理财产品,降低客户的试错成本,增强他们的参与意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客户通过参与活动体验理财产品的运作和收益,降低投资初期的心理门槛,能够在没有过多风险担忧的情况下了解和体验银行理财产品。这种尝鲜式的营销方式,有助于提升客户黏性,并将试用客户转化为长期投资者。

  “低波稳健”时代渐行渐远

  业内人士认为,理财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但收益空间或进一步缩窄,净值波动挑战可能加剧,低波动稳健时代渐行渐远。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理财机构,都面临着选择。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银行理财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上半年)》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0.56万亿元。可以看到,资管新规实施5年来,理财市场经历了转型期、赎回潮、收益率下降等不少挑战之后,规模站稳30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挑战仍存。

  展望2025年,“拥抱波动”或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主线。此前行业所依赖的“低波稳健”或难以为继。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这些因素导致市场波动性加大,传统的‘低波稳健’策略已经难以适应变化剧烈的市场环境,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正在降低,传统依赖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方式逐渐失去吸引力,提升权益类资产占比成为银行理财机构的共识。”叶银丹分析认为。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目前存续的开放式固定收益理财产品近1年的收益率平均值为2.98%,2023年全年平均收益率约为3.6%;封闭式固收产品的近1年收益率平均值为3.96%,较此前走低约70个基点。

  “这一转变会对理财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叶银丹认为,未来,银行理财市场将逐步从低波动稳健型产品向更加多样化、波动性较大的产品过渡。例如,股票型、混合型、商品型、结构性存款等产品将得到更多推广,更多地引入衍生品工具。这些产品能够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潜力,吸引那些愿意承担一定市场波动的投资者,这也将推动金融市场产品结构的创新。

  “稳规模”和“稳净值”将是重要议题

  市场风格切换之下,“拥抱波动”或是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的主线。那么,银行理财将向何处去?多数专家认为,“稳规模”和“稳净值”将是重要议题。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2025年“稳规模”和“稳净值”压力将增加,理财公司亟需在产品结构和资产配置上增加灵活性,通过特色化产品实现“稳规模”,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实现“稳净值”。

  对于理财机构该如何应对,叶银丹认为:“随着市场的波动性加大,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理财机构应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和期限需求,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涵盖股票、债券、混合资产、商品、衍生品等多种资产类别。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增强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健性。定制化产品将成为未来的趋势,理财机构可结合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投资组合方案,满足高净值客户和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需求。”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银行理财机构资产配置中,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将下降,而公募基金和权益类资产占比会显著提升。债券类资产的占比会应时而变。预计2025年理财产品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和数量将提高。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将愈发突出。专家认为,随着市场波动性加大,银行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帮助客户认识到波动性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面对新兴产品和投资工具时,投资者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应提供更多的投资培训和风险管理指导,以提高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据《金融时报》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1-08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1932.html 1 3 “拥抱波动”或成2025年 银行理财市场主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