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深度·聚焦发展新优势

  跨界出圈的“网红菊”

  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在距离阜山乡政府不到3公里的乡间,一处徽派建筑显得格外醒目。

  记者进门后,只见古朴幽静的院落环境让人心生宁静。院子中央是一张方形的木桌,一位身穿黑色冲锋衣的年轻人,正抓起一把皇菊放入炭炉上的壶中煮泡,不一会儿,一朵朵干瘪的皇菊在冒着泡的开水中绽放开来。

  “皇菊必须在采摘后的2小时内烘干,这样泡出来的汤色才鲜亮,花色才鲜艳。”年轻人的身前立着一个三脚架,固定在前端的手机正在直播,而在镜头的另一端,几百名网友正在围观这场“皇菊秀”。

  这位把“皇菊”搬进直播间的年轻人,是菊圣传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朱文博。从今年年初开始,他与公司的几位年轻人就在线上推广皇菊,半年间围绕着阜山的生态环境、古村古桥和皇菊基地拍摄三农短视频作品,让轩德皇菊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曝光量达到2亿多。

  空闲时,他常漫步田间,细细思量皇菊的未来:“宣德皇菊已经在阜山种植了7年,去年的线下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万元,早就解决了生存问题,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它‘变得更年轻’。”朱文博说,一款茶饮能不能持续畅销,都得看是否能打入年轻人市场。

  从事多年产品推广工作的年轻直播团队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路。朱文博敏锐地感觉到,皇菊要成为爆款,在稳住线下市场的同时,必须在线上赢得年轻人的心。

  “人们总说,皇菊卖得不温不火,是因为它没有茶叶的受众广泛,但我觉得,根本的差距在发展产业的思维方式。”在朱文博看来,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一定要紧跟时代,及时“更新版本”,“我是年轻人,了解同龄人的想法。只有顺应了他们的消费习惯,皇菊才能撕掉‘中老年’这张消费标签。”

  皇菊的改变,首先从味觉曲线开始。“这届年轻人对饮品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口感、健康养生和天然有机这些关键词靠拢。”于是,朱文博与同事走遍了全国各地,找来新疆红枣、宁夏枸杞、砀山雪梨调配出皇菊红枣茶、皇菊蜜桃茶和皇菊雪梨茶等全新组合,果香、菊香融为一体,既迎合了味蕾的感受,又符合新群体的消费习惯。

  年轻人喝茶,喝的往往不是味道,而是审美和创意。朱文博给皇菊加入了不少“跨界的小心思”,如茶点皇菊蛋酥,将完整的皇菊花瓣嵌入糕点中,入口除了浓郁的蛋香,还有淡淡的皇菊清香。

  瞄准新式茶饮后,朱文博与他的团队会不定期前往全国各地的奶茶店,探一探市场风向,同时为打通新式茶饮上下游产业链做准备。现在,公司已经开发出十几种皇菊产品陆续推向市场。

  在这一季皇菊销售结束后,朱文博团队将全面打开阜山直播助农新局面。他说,阜山除了皇菊,还有水稻、猕猴桃、鹊山鸡蛋、雾耕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只要把这些搬到网上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就不用再为销路发愁了。”

  山上建起“蔬菜工厂”

  蔬菜长在“墙上”,植物“喝”着营养液……眼下,双溪坑头垟雾耕基地再次迎来了蔬菜大丰收,整齐的叶菜立柱上密布着新鲜蔬菜。

  在偌大的雾耕“蔬菜工厂”,一个个1米多高的圆筒排列在山地之间,鲜嫩的蔬菜也整齐地生长在立筒上,色泽饱满、长势喜人。与传统蔬菜种植的畦耕模式不同,这里的蔬菜能够无土化悬空生长。

  “雾耕技术脱离了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整个基地类似于一个‘蔬菜工厂’。”阜山乡乡长洪弟告诉记者,山地雾耕不占用原有农业产业资源,向上要空间,有盘活荒地、利用山地的优势,“凭着雾耕基地项目,我们既能发展产业,又能推进研发,不断迭代技术,打造以科技为内核的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样板。”

  “这是上海青的种子,基地使用小颗粒种子种绳机,以20厘米至40厘米的间隔,将种子均匀播种在种绳中,作为叶菜雾耕的第一道工序。”走进雾耕基地内,洪弟指着不停运转的设备介绍道。播种后,工人会将种绳均匀缠绕在雾耕所用的立柱上,并附上一层保湿膜,随即通过无人机将立柱运送至指定位置。

  “通过无人机运输,一小时就可以完成约50桶立柱的安放。”洪弟说,从使用种绳机播种到叶菜立柱雾培、瓜果立管雾培,再到使用适配立柱、立管的采收机器采摘,基地实现了果蔬种植全过程机械化高效栽培。

  阜山乡雾耕基地于去年10月启动,是全市四大雾耕项目试点之一,占地100余亩,总投资1000多万元,预计今年可实现超400万元的产值。

  “山地无人机的飞行半径约1公里,能覆盖1万亩地。这意味着,在1万亩范围内的零星土地,都可以通过平台链接在一起,这是我们的‘星链计划’。”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智慧农业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徐伟忠说,通过这样的模式,还可以实现生产方式从“泥领”到“蓝领”“白领”的转变。

  与此同时,这一项目还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修复并举——对肥力低下、因缺乏人力而抛荒的边远耕地进行生产性覆绿,让耕地得以休耕、培肥与改良,并重构物种多样性的农林复合型生态系统。

  基于蔬菜的成功试种,阜山乡开始规划建设雾耕共富园区。推广雾耕种植的同时,在林下空隙种植芳香类作物、养殖蜗牛;在山顶打造油茶观景平台,建造民宿,丰富研学、农旅体验;配套300亩光伏项目,高标准打造集研学、休闲、体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加速生态效益到经济效益的转化……

  田里请来“鳖管家”

  在位于海拔800多米高山上的吴庄村,有一片100亩的“稻鳖共生区”。与普通水稻田不同,这里呈“回”字形分布,四周沿岸用竹板围起,模拟野生甲鱼生活环境,优化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物理防治(水淹法)、有机循环和微生物应用等绿色方法,实现“零农药”“零化肥”。

  “甲鱼就像稻田的‘管家’,把水稻害虫、杂草草籽等作为食物,起到除虫、除草的效果。它们的排泄物可以提升土壤肥力,田间活动又改善了土壤通气性,提高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促进种植和养殖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基地负责人陈小华说。

  一亩稻田可以养200只甲鱼,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稻田养鳖,鳖粪肥田,从经济效益来看,“稻鳖共生”立体种养模式的人工管理成本相对增加,养殖成本则有所降低,比如每只甲鱼一年的饲料成本大约在30元左右,稻鳖共养条件下,甲鱼无需另行投入饵料。

  陈小华告诉记者,今年投放了0.5斤到1.5斤不等的甲鱼入田,养殖1到3年可以出售,由于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基地甲鱼的身价比普通甲鱼高出一截。据专业机构检测,基地水稻的实际产量提升了9.6%,精米率提升了2.08%,稻米产品中无农药残留;相比于常规池塘养殖,基地甲鱼的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等成分含量分别高出8%、12%、16%。

  对青田来说,这一创新模式更具特殊意义。青田的“稻鱼共生”模式声名在外,吴庄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水源和连片的稻田,但由于年轻劳动力流失、村庄日渐空心化,不少农田面临抛荒困境,加上缺少先进的管理技术,稻苗被鱼、鳖大量食用,收成不理想,一些农民也因此失去了发展产业的热情。

  村党支部书记吴岳灿决定为传统农业的“复兴”做些事情。2022年,他前往丽水学院,就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交流学习,并赴云和县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考察。去年,吴庄村以“百博入乡镇”行动为契机,与丽水学院生态学院副教授马力“搭上了线”,获得了稻鱼、稻鳖综合种养的“技术外援”。

  与此同时,“有形之手”持续发力。在广东事业有成的陈小华,是作为当地能人被招引返乡的,并于去年8月成立了青田县锦垠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百亩稻鳖共养基地。

  “今年的水稻卖出了每公斤20元的价格,加上明年卖甲鱼的收入,亩产值肯定能超过1万元。”说话时,陈小华语气上扬,带着自豪的神情。在这个正在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乡镇,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仍对传统农耕怀着淳朴的感情——把种植养殖的成功视为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4-11-07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8796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