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红旗映山林 古村绿生金

——探寻松阳安岱后村“红绿”融合致富密码

  本报记者 曾翠 叶承慧

  从松阳县城往西南方向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便到了地处松阳、龙泉、遂昌三县交界处的安岱后村。

  这是个典型的阶梯式高山古村落,满目山林翠竹,溪涧穿村而过,一座古廊桥横跨溪流,泥墙青瓦的民房错落有致。静静矗立村中的一个个革命旧址,似乎在诉说着80多年前的硝烟战火,也在见证着安岱后的发展蝶变。

  一面墙,记录三代革命情

  走进村口第一户人家,一面挂满照片的墙映入眼帘,一张张斑驳的照片还原了陈吴福一家三代人接力从军的故事,从父亲陈德昊1935年参加革命到1976年陈吴福入伍参军,再到2010年女婿汤燕军荣获部队的个人三等功,红色血脉在陈家已传承超过半个世纪。

  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庆元斋郎与敌激战后,即由龙泉转入松阳县安岱后村。他们受到当地农民陈凤生、陈丹山等率领的农民组织的热烈欢迎,并以此为中心据点迅速打开局面,逐步开辟了浙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当时红军挺进师师部、中共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松(阳)遂(昌)龙(泉)游击总队的办公地和领导机关均设在安岱后村。

  “我的父亲陈德昊当时是粟裕将军的通讯员,后来留在后方,参与敌后游击战。”陈吴福回忆,“从小,父亲就教育我要牢记使命,一定要参军报国。我从军6年,实现了父亲的期待,也圆了自己的军人梦。”

  1982年,陈吴福退伍后回到村里,当了6年村支部副书记、15年村支部书记。他不仅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发展红色旅游,还当起了红色讲解员。

  “‘陈秉良同志,你好!你托人带给我的笋干收到了,谢谢你的关心。一九八一年新年到了,寄上糖果一筒,向你和全家表示祝贺’这就是粟裕将军给我们村当时的党支部书记陈秉良写的信,这是当时的糖果罐。”每逢有旅游团来,陈吴福都要在村里的粟裕旧居给大家讲述这段历史往事。从2009年至今,陈吴福做红色讲解员已经15年了。15年里,他为研学团队、外地游客等讲述红军故事,带他们重走红军路、品尝红军饭、瞻仰革命遗址。“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不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的热血奉献,我会一直讲解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发生在安岱后的红色革命故事。”陈吴福说。

  一处景,形成“文旅聚宝盆”

  发生在安岱后的革命故事给村里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2000年,松阳县委、县政府命名安岱后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县党史部门筹措资金对红军主会场(陈氏祠堂)、红军桥进行修缮。2003年,县党史部门、安民乡政府、安岱后村两委再次筹措经费修建红色古寨门、纪念碑亭,对主会场进行布展。如今,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遗址群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共有7处省级文保点。

  “我们村发展红色旅游最合适了!”陈吴福和村两委班子一拍即合。为了给村民带个头,2004年,陈吴福把自家的房子重新改造装修,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随着生意越来越好,陈吴福把女儿也叫回来一起经营,妻女负责餐饮,他带游客参观讲解。“最忙时一天讲8场,嗓子都讲哑了,但心里乐呵!”陈吴福说,生意最好的一年有十七八万元的营业额。见陈吴福生意好,好几户村民也陆续跟上,纷纷开起了农家乐,目前全村共有5家农家乐。

  借着“三改一拆”和美丽村庄项目,安岱后村进一步改变了村容村貌、优化了人居环境,还提升了村庄红色教育服务能力,推进以安岱后为中心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集干部党性锻炼基地、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学生研学基地、群众红色旅游目的地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形成了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引领、“红+绿+古”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发展体系,安岱后村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景区。

  去年下半年,能容纳120余人同时就餐的红军食堂对外营业,村庄的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这是村里和强村公司合作引进的项目,村里收租金,村民还能来上班挣钱,村集体和村民都有收入。”安岱后村党支部书记陈斌介绍。

  安岱后村还与其他红色村庄联手开发研学路线,吸引了许多红色研学团体前来参观学习。这些研学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带动了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一片林,打造绿色生态新图景

  安岱后村背靠海拔1502米的松阳最高峰箬寮岘,与山川丛林为伴,古树点缀村头巷尾,四周群山环绕,古树参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伐木,有了第一个万元户,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产业不是长久之计。封山育林后,村民没了收入,纷纷外出打工。“有几年,村里挺萧条的。”陈吴福回忆。

  近年来,除了发展红色旅游,村干部也在“点绿成金”上下了很多功夫。村里有一片80余亩的高山老茶树园。陈斌介绍:“我们把茶园按每年租金3万元的价格对外承包,以此带动销售村民的高山老茶。这样一来,不仅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年固定收入,茶叶采摘也能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下转第八版)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4-11-04 ——探寻松阳安岱后村“红绿”融合致富密码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87730.html 1 3 红旗映山林 古村绿生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