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成长的前提
一座有意促成“青年发展”的城市,既会致力于为青年的生活兜底,也会在创新创业上为青年提供支持。
青年与企业相互需要,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为了培养更多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青年,浙江三田还与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合作办学,推出了“订单班”——让年轻人既能在企业车间实训实习、了解行业最新动向,也能拓宽就业渠道。
首届“订单班”的35名学员,是从20级数控技师、3D打印和数控高工三个班中择优选拔的。前不久,浙江三田安排了21位“订单班”实习生进厂,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在车间实操培训。
经过轮岗培训的李文俊,如今已成长为技术部的骨干。他告诉记者,在校期间,“订单班”的学员能获得企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毕业后既能获得大专同等学历,又不用为就业而发愁。
“我们的技术人员、开发人员会到‘订单班’给学生授课,让大家学习到就业后所需的实操技术。”杨志慧说,这种培养模式能让职业学校与企业联系更紧密,还能为企业储备“人才库”,“是多方共赢的有益探索。”
企业成长的每一步,都有着年轻人活跃的身影。在龙泉,创新青年力量的集聚在特色产业集群中尤为突出,青年人才逐渐成为各企业科研科创的主力军。
在国镜药业的实验室、车间里,每天都能看到青年员工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从事产品研发,有的专注于质量控制,还有的负责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升级优化。2023年入职国镜药业的王豫洛,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踏实的工作态度,不到半年便在同批青年员工中脱颖而出,如今作为管培生的他,已经有了清晰的培养方向——技术经理。
王豫洛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企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我们对重点院校毕业的学生制定了‘英才计划’,从人员选拔、培养与晋升,总经办领导亲自参与;而普通院校本科及大专生也会交由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传帮带’。在此过程中,我们人事部门会持续关注大家的工作表现和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解决和职业引导。”万芬芬说。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公司人事部门会根据员工的不同培养方向组织述职会和座谈会,让青年员工结合工作经历谈谈体会,也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出建议。公司中高层领导都会参会,与青年员工面对面交流,了解青年员工需求、解决问题。现场还会出现“挖人”重新分配岗位的情况,气氛民主,级别扁平,所有一切都指向一点——企业尊重知识和技能,期待年轻人释放创造力。
“青年员工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成长也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万芬芬看来,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和引导,为他们提供试错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年轻人在各个岗位摸爬滚打,练就十八般武艺,能解决企业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系统固态的‘板结化’现象,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团队,都是很有价值的。”